赋得杂言咏栗诗

货见珍于有汉。木取贵于隆周。
英肇萌于朱夏。实方落于素秋。
委玉盘。杂椒糈。
将象席。糅珍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杂言咏栗诗是陆玠所作的一首南北朝时期的古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陆玠,南北朝时期诗人,以其精湛的诗歌创作技巧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陆玠的生平与成就,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2. 诗作原文:货见珍于有汉。木取贵于隆周。英肇萌于朱夏。实方落于素秋。委玉盘。杂椒糈。将象席。糅珍羞。
  3. 诗作赏析:陆玠的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栗树的四季变化和其价值的变化。首句“货见珍于有汉”,表达了栗树在汉朝时期就被视为珍贵的物品;“木取贵于隆周”,则反映了栗木在周代时的珍贵地位。随后两句“英肇萌于朱夏”与“实方落于素秋”分别描绘了栗树在夏季和秋季的成熟与收获场景;“委玉盘”和“杂椒糈”通过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栗肉的质感及其味道;最后一句“将象席”则是对整首诗的收尾,象征着这种食物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用途。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生活。

陆玠的《赋得杂言咏栗诗》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之美、季节之变及人类对其利用的古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古诗词的魅力,还能够深入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