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见珍于有汉。木取贵于隆周。
英肇萌于朱夏。实方落于素秋。
委玉盘。杂椒糈。
将象席。糅珍羞。
这首诗是一首赋得杂言咏栗诗,通过描绘栗树从生长到成熟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货见珍于有汉”,意为珍贵的货物在汉代就已经闻名天下。这里的“货”指的是栗子,而“珍”表示珍贵。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栗子作为一种珍贵的水果,在这个时候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喜爱。这一句强调了栗子的价值和地位。
次句“木取贵于隆周”,意为木材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在周朝就被认为是贵重的。这句话中的“木”指的是树木,而“贵”表示珍贵。周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强大的王朝,对于木材的使用和重视达到了顶峰。这一句表达了古代人们对木材的重视和依赖。
第三句“英肇萌于朱夏”,意为英华(这里是指栗子)在夏季就开始发芽了。这里的“英华”指的是栗子,而“朱夏”是指夏季。夏季是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栗子在这样的季节开始萌芽,预示着它未来的茁壮成长。这一句展现了自然界的规律和生命力。
第四句“实方落于素秋”,意为果实(这里是指栗子)即将在秋季成熟。这句话中的“实”指的是果实,而“方落”表示即将成熟。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栗子在这样的季节中即将达到成熟的阶段,象征着丰收和成果的期待。这一句表达了人们对秋天的期待和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委玉盘,杂椒糈”,意为将栗子放在玉盘中,用椒类调味。这里的“玉盘”指的是精美的盘子,而“椒糈”指的是用椒类调料调制的食物。这两句展示了栗子的美味和人们的享受方式。
最后一句:“将象席,糅珍羞”,意为将像象牙一样的栗子放在象皮席上,将各种珍馐美食混合在一起。这里的“象席”指的是用象牙制成的席子,而“珍羞”指的是各种珍贵的美食。这两句描绘了盛宴的准备过程和食物的丰富多样。
整首诗通过对栗子的生长过程和价值进行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