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晚弹琴诗

上客敞前扉,鸣琴对晚晖。
掩抑歌张女,凄清奏楚妃。
稍视红尘落,渐觉白云飞。
新声独见赏,莫恨知音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日晚弹琴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马元熙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作者介绍:马元熙,字长明,为北齐河间人。他出身于文士之家,少时承袭父亲的文学事业,并有文采。据记载,他在隋文帝开皇中去世,具体卒年不详。在政治生涯上,他曾入朝为皇太子讲授《孝经》,后因故被授命出使,最终因病去世。

  2. 诗歌原文及翻译:《日晚弹琴诗》原文如下:“上客敞前扉,鸣琴对晚晖。掩抑歌张女,凄清奏楚妃。稍视红尘落,渐觉白云飞。新声独见赏,莫恨知音稀。”此诗的翻译如下:“尊贵客人敞开门前,我在晚霞中弹奏琴弦。我抑制住悲欢之声,奏出悲伤的乐章。看着红尘落下,感受着白云飞逝。我的琴声独受欣赏,但别担心没有知音。”

  3. 赏析:从诗歌的意境来看,马元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晚霞与音乐交织的画面。诗中的“上客”指的可能是文人雅士,他们在此交流琴艺,享受晚霞之美。诗中还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对音乐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知己难求的感叹。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文化氛围。

  4. 艺术特色:马元熙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尤其是在音律和节奏的运用上的功力。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听觉元素与视觉元素结合,创造出一个和谐而深远的艺术空间。这种独特的艺术处理方式,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记录,而是成为了一种可以感知、体验的艺术表现。

  5. 历史意义: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和艺术史的学者而言,了解《日晚弹琴诗》等经典作品的价值不可忽视。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作品的展现,也是历史、哲学和文化观念的载体。它们提供了理解当时社会风貌、文人心态及审美取向的窗口。同时,这些作品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变迁。

《日晚弹琴诗》不仅展示了马元熙的文学才华,更通过其深刻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氛围。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及其翻译版都是值得一读的好作品。通过学习这样的作品,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