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

游客值春辉,金鞍上翠微。
风逆花迎面,山深云湿衣。
雁持一足倚,猿将两臂飞。
戍楼侵岭路,山村落猎围。
道士封君达,仙人丁令威。
煮丹于此地,居然未肯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是庾信创作的一首诗,描述了春天游山的景色和心情。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背景: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生于梁朝末期,卒于北周,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在经历了梁朝的全盛期和北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庾信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了丰富的历史变迁和深沉的情感体验。
  2. 诗歌原文:游客值春辉,金鞍上翠微。风逆花迎面,山深云湿衣。鴈持一足倚,猿将两臂飞。戍楼侵岭路,山村落猎围。道士封君达,仙人丁令威。煮丹于此地,居然未肯归。
  3. 诗意解析: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山的景象。首句“游客值春晖”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出游的心情;“金鞍上翠微”通过“金鞍”与“翠微”,展现了一种豪华而不失雅致的出行方式。接下来“风逆花迎面”和“山深云湿衣”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春风吹拂、山花烂漫以及云雾缭绕的自然景致。“鴈持一足倚”和“猿将两臂飞”以动物的动作比喻,增添了诗句的动态感和画面感。最后,“道士封君达,仙人丁令威。煮丹于此地,居然未肯归。”则转入仙境般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4. 艺术特色:该诗的语言华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春光、山水、人文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5. 历史评价: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庾信本人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广泛传诵,并多次被引用于各类文学作品和教育材料中,成为研究南朝文学的重要文本之一。

《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不仅是庾信文学才华的展现,也是南北朝时期文化交融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不仅可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还能深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