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淮南公听琴闻弦断诗

嗣宗看月夜,中散对行云。
一弦虽独韵,犹足动文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淮南公听琴闻弦断诗》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河南南阳新野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曾任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并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广陵郡公。然而,由于政治斗争和家族变故,他被北周所俘虏,最终被迫仕于北周。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个人身世与时代变迁,风格多样且情感丰富。
  • 在文学上,庾信被誉为“文章圣人”,其作品深受后世推崇,尤其在诗歌方面有较高的成就。《和淮南公听琴闻弦断诗》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1. 原文展示
  • 嗣宗看月夜,中散对行云。
  • 一弦虽独韵,犹足动文君。
  • 译文:嗣宗望着明亮的月光下的夜晚,中散官面对飘渺的白云。虽然只有一根琴弦发出声音,却足以让文君感动。
  1. 作品鉴赏
  • 《和淮南公听琴闻弦断诗》以其简短的篇幅展现了深刻的意境。首句通过“嗣宗”与“中散”两个人物形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夜色画面。次句“一弦独韵”则巧妙地表现了音乐的独特魅力,弦音虽微弱却能触动人心。最后一句“犹足动文君”更是点明主题,强调即便音乐简单,也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 这首诗不仅是音乐与艺术的结合,也是情感与哲理的对话。通过对音乐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纯粹感受。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暗示了一种简单而深刻的幸福。

《和淮南公听琴闻弦断诗》不仅展示了庾信作为诗人的才情,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这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诗意,通过对音乐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美的感悟。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朋友来说,这是了解和学习庾信及其作品的重要途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