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庙歌十二首 其三 皇夏

年祥辨日,上协龟言。
奉酎承列,来庭骏奔。
雕禾饰斝,翠羽承樽。
敬殚如此,恭惟执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周宗庙歌·十二首·其三·皇夏》是一首南北朝时期的作品,由庾信所作,展现了古代祭祀的庄重与肃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诗歌背景
  • 作者信息: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号玉山居士,北朝著名文学家,梁朝名将之孙,南朝文献大臣庾易之子。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曾担任过梁朝散骑常侍、御史中丞、骠骑将军等职,但最终因政治原因被贬至偏远之地。在这段流离失所的岁月里,他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就包括了《周宗庙歌·十二首·其三·皇夏》。
  • 时代背景:《周宗庙歌》为南北朝时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文化氛围。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战争频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而宗教仪式则成为了人们寻求精神慰藉的一种方式。
  1. 诗歌原文:年祥辨日,上协龟言。奉酎承列,来庭骏奔。雕禾饰斝,翠羽承樽。敬殚如此,恭惟执燔

  2. 诗歌特点

  • 庄重肃穆:这首诗以其庄重肃穆的风格和深沉的历史感著称。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
  • 文化象征:诗歌中的“皇夏”不仅是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或节日名称,更象征着那个时代的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通过这种象征意义,诗人表达了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周宗庙歌·十二首·其三·皇夏》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歌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视角。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