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望月诗

桂殿月偏来,留光引上才。
圆随汉东蚌,晕逐淮南灰。
渡河光不湿,移轮辙讵开。
此夜临清景,还承终宴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望月诗》是一首南北朝时期庾肩吾创作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来展现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从内容上来看,《和望月诗》以桂殿、汉东蚌、淮南灰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清冷而美丽的月夜图景。诗中的“留光引上才”展现了月光对文人雅兴的激发作用,而“此夜临清景,还承终宴杯”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一个美妙夜晚中,享受着与朋友们共饮的愉悦。

从艺术手法来看,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来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桂殿”、“汉东蚌”、“淮南灰”等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反映了诗人敏锐的审美能力和独特的想象力。此外,“渡河光不湿,移轮辙讵开”这两句诗更是以其新颖的视角和深刻的哲理意味吸引了读者的目光,展现了作者超越时空的思考和感悟。

就历史价值而言,《和望月诗》不仅是研究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文献,也为人们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南北朝时期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以及他们如何在自然景物中寻找精神慰藉和灵感来源。

《和望月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意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精湛的技艺,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