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主簿望月诗

楼上徘徊月,窗中愁思人。
照雪光偏冷,临花色转春。
星流时入晕,桂长欲侵轮。
愿以重光曲,承君歌扇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徐主簿望月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远方友人思念之情的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庾肩吾: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南阳新野人,字子慎,一字慎之。他是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同时代文人如刘孝威等共同为高斋学士,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庾肩吾的文学成就体现在他对宫体诗的深刻理解和精湛表达上。
  1. 诗歌原文
  • 楼上徘徊月,窗中愁思人。 这句描绘了一个场景:诗人在楼上徘徊,望着窗外的月光,心中充满了忧愁。
  • 照雪光偏冷,临花色转春。 “照雪”形容月光明亮,而“花色转春”则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带来的生机。这两句诗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暗合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 星流时入晕,桂长欲侵轮。 这里用星星流动入夜的景象和桂花盛开的情景,增添了一种浪漫的气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 愿以重光曲,承君歌扇尘。 这是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寄托,希望月亮的光芒能够照亮友人的生活,而自己则愿意像古代的歌舞艺人一样,为友人演唱祝福的歌曲。
  1. 诗词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描写月光、雪花、花朵以及星辰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
  • 意象运用: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作为背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 艺术风格:庾肩吾的作品多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著称,这首诗同样体现了这一特点。
  1. 创作背景
  • 时间背景:此诗作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但文化繁荣,文人墨客仍能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 地点背景:虽然具体创作地点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文人聚集的场所,如宫廷或高级学府内。这些地方往往是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的重要场所。
  1. 文学价值
  • 历史价值:作为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和徐主簿望月诗》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当时社会文化和审美趣味的重要资料。
  • 艺术价值: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眼光。
  1. 影响评价
  • 历史影响: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诗歌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
  • 当代价值:在当代,这首诗依然能够触动人心,它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追求值得现代人学习和借鉴。

《和徐主簿望月诗》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它是南北朝文人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的体现,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观念,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