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晋安王咏燕诗

可怜幕上燕,差池弄羽衣。
夜夜同巢宿,朝朝相对飞。
衔泥瞻乐善,相贺奉英徽。
秋蝉行寂寞,恋此未辞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晋安王咏燕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庾肩吾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庾肩吾(513年—564年),字子慎,一字慎之,南阳新野人,南朝梁文学家。庾肩吾的诗歌在宫廷中受到极高的赞誉,他的诗歌在当时被视为宫体诗的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华丽的辞藻著称,对后世的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1. 诗词原文
    可怜幕上燕,差池弄羽衣。夜夜同巢宿,朝朝相对飞。衔泥瞻乐善,相贺奉英徽。秋蝉行寂寞,恋此未辞归。

  2. 诗词解读

  • 可怜幕上燕: 这句描绘了燕子停留在屋檐上的情景,通过“可怜”二字传达出燕子生活的凄凉和无奈。
  • 差池弄羽衣: 描述了燕子振翅飞翔的姿态,羽毛在风中摇曳的样子,表现了燕子活泼而自由的生活状态。
  • 夜夜同巢宿: 燕子每天晚上都在同一个地方筑巢休息,这表达了燕子群体生活的和谐。
  • 朝朝相对飞: 燕子每天早晨都在天空中相对而行,象征着它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 衔泥瞻乐善: 燕子在筑巢时嘴里衔着泥土,这是它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
  • 相贺奉英徽: 燕子相互之间会庆祝彼此的成功,这里可能指的是燕子在繁殖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育雏的景象。
  • 秋蝉行寂寞: 秋天的蝉叫声显得特别寂寞,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燕子在春天忙碌后,秋天到来时的孤独感。
  • 恋此未辞归: 燕子留恋这个地方,不愿离去。这表达了燕子对这个家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家园的依恋。
  1. 诗词鉴赏
  • 情感细腻:这首诗歌情感细腻,通过对燕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物的关注和同情心。
  • 意象生动:诗歌中的“幕上燕”、“差池弄羽衣”、“夜夜同巢宿”、“朝朝相对飞”等意象生动形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 艺术特色:作为宫体诗的代表,《和晋安王咏燕诗》在艺术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其语言华美,意境深远。
  1. 历史影响
  • 在古代文学中,《和晋安王咏燕诗》作为宫体诗的经典之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 该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为后世研究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和晋安王咏燕诗》不仅是一首描写燕子的诗歌,更是一幅充满情感和生命力的画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生物的深刻理解和热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情感的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