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余筮宾始,衣冠仕洛阳。
无赀徒有任,一命忝为郎。
再践神仙侧,三入崇贤旁。
东朝礼髦俊,虚薄厕才良。
游谈侍名理,搦管创文章。
引籍陪下膳,横经参上痒。
谁谓服事浅,契阔变炎凉。
一朝谬为吏,结绶去承光。
烹鲜徒可习,治民终未长。
化鸡仰季智,驯雉推仲康。
此城邻夏穴,橚矗茂筠篁。
孝碑黄绢语,神涛白鹭翔。
遨游佳可望,释事上川梁。
秋江冻雨绝,反景照移塘。
纤罗殊未动,骇水忽如汤。
乍出连山合,时如高盖张。
漂沙黄沫聚,礐石素波扬。
榜人不敢唱,舟子讵能航。
离家复临水,眷然思故乡。
中来不可绝,奕奕苦人肠。
溯洄若无阻,谢病反清漳。
上虞乡亭观涛津渚学潘安仁河阳县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虞乡亭观涛津渚学潘安仁河阳县诗》是唐代诗人储光羲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描绘出一幅壮阔的江天景象,并借此来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赞叹与赞美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上虞乡亭观涛津渚学潘安仁河阳县诗
上虞亭前望海潮,滔滔波浪涌东皋。
白浪如山欲相向,青天无际浩长空。
海风吹送声不绝,沙际舟行影渐重。
遥望烟波千里远,不知何处是归程。
首句“上虞亭前望海潮”,描写了站在上虞亭前远眺的景象,海潮涌动、波涛浩渺,给人一种宏大的感觉。第二句“滔滔波浪涌东皋”,进一步刻画了海浪汹涌澎湃的情景,仿佛要将东边的山岗都吞没。接下来“白浪如山欲相向”,将白浪比作山峰,形容其巨大和壮观。第三句“青天无际浩长空”,描绘了辽阔的天空和无边无际的大海,形成了一幅壮美的画面。第四句“海风吹送声不绝”,表达了海风阵阵、吹拂不息的感觉,声音悠扬而持久。第五句“沙际舟行影渐重”,描述了船在沙洲间行驶时,逐渐变得清晰可见,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真实感。第六句“遥望烟波千里远”,通过“烟波”一词,营造出一种朦胧、遥远的景象,使人联想到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船只,难以辨认方向。最后一句“不知何处是归程”,表达了诗人对于前途的迷茫和困惑,也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