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王永兴观田诗

重门寂已暮,寂牍罢嚣尘。
轻凉生笋席,微风起扇轮。
浮瓜聊可贵,溢酒亦成珍。
复有寒泉井,兼以莹心神。
眷彼忘言客,闲居伊洛滨。
顾已惭困地,徒知姜桂辛。
但愿崇明德,无谓德无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报王永兴观田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刘孝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刘孝绰:南朝梁时著名文学家,彭城人,字孝绰,小字阿士,生于天监初年,因代父起草诏诰而被誉为神童。刘孝绰在梁武帝的赏识下迅速上升,官至秘书丞、廷尉卿等高位,但后因被到洽弹劾而免官。
  1. 作品原文
    重门寂已暮,
    寂牍罢嚣尘。
    轻凉生笋席,
    微风起扇轮。
    浮瓜聊可贵,
    溢酒亦成珍。
    复有寒泉井,
    兼以莹心神。
    眷彼忘言客,
    闲居伊洛滨。
    顾已惭困地,
    徒知姜桂辛。
    但愿崇明德,
    无谓德无邻。

  2. 作品赏析

  • 意境深远:诗篇开篇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宁静氛围,门扉关闭,一切喧嚣都已平息。紧接着,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夏日夜晚的凉爽与舒适。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惬意。
  • 生活细节: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生活中常见的元素来展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浮瓜”和“溢酒”,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趣味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
  • 哲学思考:诗的最后部分,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看法。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坚持自己的道德追求,希望远离世俗的纷争,追求高尚的品德。
  1. 创作背景
  • 刘孝绰在梁武帝时期因其才华得到了重用,但他并未因此满足,反而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与提升。这种精神在他的诗作中得以体现,尤其是在面对官场的诱惑与挑战时,他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人格。
  •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孝绰的仕途经历有关,他在官场中经历了起伏,最终选择了一种更为宁静的生活方式。通过这首诗,刘孝绰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争斗的不屑以及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1. 文学价值
  • 《报王永兴观田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南北朝诗歌的特色。这首诗不仅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超脱态度以及对品德的追求。
  • 诗中的意象生动,如“轻凉生笋席”、“浮瓜聊可贵”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1. 历史影响
  • 《报王永兴观田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田园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对后世的文人有所启发和影响,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平衡和宁静。

《报王永兴观田诗》不仅作为一首诗篇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刘孝绰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一个文人在官场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他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整个时代的文化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