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堤望水诗

驱马河堤上,非谓城隅游。
怀山殊未已,徒然劳九愁。
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
高岸翻成浦,曲港反通舟。
枣野良知叹,瓠河今可俦。
愿假宣尼道,泗水却横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堤望水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萧绎所作。《登堤望水诗》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和历史背景的诗作,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萧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诗中“驱马河堤上,非谓城隅游”描绘了诗人在荆州河堤上骑马的场景。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游览,而是为了纪念那次改易水道、保卫家园的重大事件。诗中“怀山殊未已,徒然劳九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无奈。这种情绪不仅源自对国家安危的关心,也来自于个人命运的坎坷。

“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展现了诗人在乡村中临时寄居的生活状态,以及他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内心感受。这种生活体验使得诗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艰辛与不易。

诗中的“高岸翻成浦,曲港反通舟”则描绘了河堤上的自然景象和河流的变化。这些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美感,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在特定时刻的情感波动。

“枣野良知叹,瓠河今可俦”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以及对现实情况的反思。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洞察。

“愿假宣尼道,泗水却横流”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愿望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也揭示了他在困境中依然坚持自我价值的态度。

《登堤望水诗》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主题,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和历史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