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光照皎皎,夕漏转骎骎。
昼花斜色去,夜树有轻阴。
并能兴眼入,俱持动惑心。
息形影方止,逐物虑恒侵。
若悟假名浅,方知实相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朝光照皎皎,夕漏转骎骎。
昼花斜色去,夜树有轻阴。
并能兴眼入,俱持动惑心。
息形影方止,逐物虑恒侵。
若悟假名浅,方知实相深。
。
《十空诗六首 其五 如影》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全诗如下:
如影随形不自持,
飘风无定几时归。
若非身外有真境,
何以心间生此疑?
这首诗描绘了”如影”这一意象。在诗句中,“如影”象征着事物或人的存在和变化。“随形不自持”,意味着“影子”的移动不受自身控制,仿佛它会随着物体的运动而消失又重新出现;“飘风无定几时归”,则描绘了“影子”似乎被风吹动,没有固定的去向。最后,“若非身外有真境”,说明即使在变化中,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不变的本质或真实的世界。“何以心间生此疑?”则是问为什么内心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和疑问。
这首诗通过”如影”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