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内人昼眠诗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
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
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内人昼眠诗》是南北朝时期萧纲的作品,它通过描绘夫妻之间的亲密互动,展现了夫妻间爱情的甜蜜与温馨。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萧纲作为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其作品多取材于日常生活,特别是家庭生活。《咏内人昼眠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通过对妻子昼眠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妻子深深的爱意和珍视。
  2. 主要内容:诗中描述了内人在夏日午后安静地午休,北窗之下丈夫陪伴左右,南檐下阳光尚未斜射进屋内,两人在绮障后攀钩调弦,举琵琶伴奏的轻松愉快氛围里,妻子的娇靥轻笑,鬟发压落花瓣,簟席上细腻的玉腕透出温柔的气息,香汗浸染红纱。这种描写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充满了生活气息。
  3. 艺术特色:萧纲在诗歌创作中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出人物的情感与性格。他的诗风清丽、典雅,不落俗套,能够将普通的家庭生活描绘得如同画卷般美丽动人。
  4. 社会意义:此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在古代,男女间的私生活往往是不被鼓励或公开展示的话题。然而,《咏内人昼眠诗》却以一种平和、自然的方式描绘了夫妻之间亲密无间的相处状态,体现了一种健康、和谐的夫妻关系。
  5. 文化影响:《咏内人昼眠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许多诗人学者都曾以不同的方式借鉴或模仿这首诗的写作手法,使得这首短小精悍的诗歌得以跨越时空,继续传唱。

《咏内人昼眠诗》不仅是一首描绘夫妻恩爱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了后人研究和欣赏的重要对象。无论是从文学价值、历史地位还是文化影响来看,这首诗都值得深入探讨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