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边居行

少年远京阳,遥遥万里行。
陋巷绝人径,茅屋摧山冈。
不睹车马迹,但见麋鹿场。
长松何落落,丘陇无复行。
边地无高木,萧萧多白杨。
盛年日月尽,一去万恨长。
悠悠世中人,争此锥刀忙。
不忆贫贱时,富贵辄相忘。
纷纷徒满目,何关慨予伤。
不如一亩中,高会挹清浆。
遇乐便作乐,莫使候朝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代边居行》是一首南北朝时期的五言古诗,由诗人鲍照创作

这首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远离家乡,赴边塞之途中的感受和心绪。以下是对《代边居行》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北)人。鲍照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为了谋求官职而谒见临川王刘义庆,并在献诗中表达自己的志向,得到了赏识和重用。他的仕途经历颇为坎坷,曾在元嘉十六年为国侍郎,到江州任刺史。然而,由于刘义庆的病逝,鲍照一度失去官职在家闲居。直至大明五年,他才得以重返官场,担任临海王刘子顼的前军参军。

  2. 内容与主题:《代边居行》作为鲍照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主要描写了作者年少时期远离京城,前往边疆的旅程。在诗中,诗人通过对路途中所见的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慨。

  3. 作品原文:少年远京阳。遥遥万里行。陋巷绝人径,茅屋摧山冈。不觛车马迹,但见麋鹿场。长松何落落,丘陇无复行。边地无高木,萧萧多白杨。盛年日月尽,一去万恨长。悠悠世中人,争此锥刀忙。不如一亩中,高会挹清浆。遇乐便作乐,莫使候朝光。

《代边居行》不仅展示了鲍照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创作才能,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政治的动荡以及文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