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拜陵登京岘诗

孟冬十月交,杀盛阴欲终。
风烈无劲草,寒甚有凋松。
军井冰昼结,士马毡夜重。
晨登岘山首,霜雪凝未通。
息鞍循陇上,支剑望云峰。
表里观地险,升降究天容。
东岳覆如砺,瀛海安足穷。
伤哉良永矣,驰光不再中。
衰贱谢远顾,疲老还旧邦。
深德竟何报,徒令田陌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从拜陵登京岘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句:

山高水长自相接,云起月落俱无因。

欲穷千里目须上楼,不辞万里行应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相连、明月隐现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从拜陵登京岘”这一特定地点出发,观察到山与水相互连接,云彩升起月亮落下也毫无关联。接着,“欲穷千里目须上楼”,表达了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需要登上高楼;最后,“不辞万里行应知”,则进一步强调了即使走遍万里路也会被知道。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比和想象来表达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广阔天地、无限可能的探索精神。这首作品反映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