絺绤虽凄其,授衣尚未至。
感节良已深,怀古亦云思。
不有千里棹,孰申百代意。
远协尚子心,遥得许生计。
既及泠风善,又即秋水驶。
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
景夕群物清,对玩咸可憙。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所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深邃的艺术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作品原文:絺绤虽凄其,授衣尚未至。感节良已深,怀古亦云思。不有千里棹,孰申百代意。远协尚子心,遥得许生计。既及泠风善,又即秋水驶。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景夕群物清,对玩咸可憙。
作者简介:谢灵运(385~433),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爵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政治烦恼,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
诗歌鉴赏: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以及内心的深沉思考。诗中描绘了秋季的景色以及观感,如“既及泠风善”,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不有千里棹,孰申百代意”一句,也体现了作者追求理想、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决心与执着。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作品,它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及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对于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窗口,也是领悟人生智慧的珍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