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三湖诗

积水照赪霞,高台望归翼。
平原周远近,连汀见纡直。
葳蕤向春秀,芸黄共秋色。
薄暮伤哉人,婵媛复何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三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古诗,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谢朓。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风格和意义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望三湖诗》的作者谢朓,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平仄协调,对偶工整,为后世树立了良好的示范。

  2. 诗作原文:《望三湖诗》是一首短小精悍的抒情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内容如下:积水照赪霞,高台望归翼。平原周远近,连汀见纡直。葳蕤向春秀,芸黄共秋色。薄暮伤哉人,婵媛复何极。

  3. 诗作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首二句“积水照赪霞,高台望归翼”描绘了夕阳下水面上闪烁的红色晚霞和高台上远去的归鸟,画面感极强。后两句“平原周远近,连汀见纡直”则写出了平原的辽阔与远处连成一片的汀洲,展现出一种宽阔而深远的景象。

  4. 写作背景:尽管现存的关于《望三湖诗》的记载非常有限,但根据其风格和主题推测,此诗可能创作于谢朓任宣城郡王傅期间。这一时期,谢朓频繁出游,游览山水,因此诗中描绘的景象也带有浓厚的自然气息。

《望三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谢朓卓越的文学才能,也反映了南北朝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美的向往和赞美。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