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敬亭路中

山中芳杜绿,江南莲叶紫。
芳年不共游,淹留空若是。
绿水丰涟漪,青山多绣绮。
新条日向抽,落花纷已委。
弱葼既青翠,轻莎方靃靡。
鹥鸱没而游,麇䴥腾复倚。
春岸望沈沈,清流见弥弥。
幸藉人外游,盘桓未能徙。
骛枻把琼芳,随山访灵诡。
荣楯每嶙峋,林堂多埼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往敬亭路中》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谢朓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信息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谢朓(约464年—499年),字玄晖,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南朝文学家、诗人,“江左三大家”之一,也是“初唐四杰”之一。他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士族家庭,历任宣城太守等职,因其才华出众被后世称为“小谢”。谢朓与沈约、任昉、王融合称“永明体四大家”,其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2. 诗作原文
    山中芳杜绿,江南莲叶紫。
    芳年不共游,淹留空若是。
    绿水丰涟漪,青山多绣绮。
    新条日向抽,落花纷已委。
    弱葼既青翠,轻莎方靃靡。
    鹥鸱没而游,麕{鹿/加}胜复倚。
    春岸望沉沉,清流见弥弥。
    幸藉人外游,盘桓未能徙。
    骛枻把琼芳,随山访灵诡。
    荣楯每嶙峋,林堂多碕礒。

  3. 诗作鉴赏:《往敬亭路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的诗歌,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界色彩的细腻捕捉,又有对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是谢朓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往敬亭路中》不仅展现了谢朓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自然观和美学理念。这首诗不仅是研究南北朝文学的珍贵资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