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使洛诗

改服饬徒旅,首路局险艰。
振楫发吴洲,秣马陵楚山。
途出梁宋郊,道由周郑间。
前登阳城路,日夕望三川。
在昔辍期运,经始阔圣贤。
伊濲绝津济,台馆无尺椽。
宫陛多巢穴,城阙生云烟。
王猷升八表,嗟行方暮年。
阴风振凉野,飞云瞀穷天。
临途未及引,置酒惨无言。
隐悯徒御悲,威迟良马烦。
游役去芳时,归来屡徂愆。
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北使洛诗》是南朝文学家颜延之的一首行旅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意义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内容介绍
  • 行程描写:诗人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北上洛阳的艰难旅程,以及沿途所见的荒凉景象。这从“改服饬徒旅,首路局险艰”可见一斑,描绘出一种旅途初启时的严峻与不易。
  • 自然景观:通过“振楫发吴洲,秣马陵楚山”等句子,展现了黄河下游的地理特点和自然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北方壮丽山川的向往和敬畏。
  • 社会环境:诗句“途出梁宋郊,道由周郑间。前登阳城路,日夕望三川”反映出诗人在前往洛阳的路上,经过了许多历史名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迁。
  1. 写作背景
  • 政治使命:颜延之奉命为使者去洛阳庆祝晋朝朝廷为刘裕进爵宋公,这是一次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任务。
  • 历史背景:洛阳作为晋朝的故都,经历了五胡乱华而沦陷的历史沧桑。诗人北上时,正是刘裕光复洛阳之际,这无疑为诗歌增添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1. 意义评价
  • 艺术成就:《北使洛诗》以其优美的文辞和深邃的内涵,被沈约誉为谢晦、傅亮所赏,显示了其在当时文坛上的杰出地位。
  • 思想内涵:诗中所蕴含的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生命价值的思考,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的思想深度和情感真挚。
  1. 文学价值
  • 语言风格:颜延之以其精湛的文采,将诗歌中的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如“宫陛多巢穴,城阙生云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古老的洛阳城之中。
  • 象征意义:诗中的自然景物和历史场景,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隐喻了诗人自身的境遇和心路历程。

《北使洛诗》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和文化层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南北朝时期文化交融的产物,也是颜延之个人才华的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南北朝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时代背景以及他们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