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骑出纷纷,元戎霍冠军。
汉鞞秋聒地,羌火昼烧云。
万里戈城合,三边羽檄分。
乌孙驱未尽,肯顾辽阳勋。
从军行五首
介绍
。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共5首。
-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蕃州六月飞雪,
朔方万里无闲田。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别燕然去。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出塞还望乡里路,边庭飘泊多悲苦。
- 骏马秋来少,蕃戎战气高。
青海孤城闭,沙头单于老。
汉家天子神龙种,万里旌旗拥玉帐。
风尘不断胡笳动,羽书频惊霜雪报。
关山迥远路无
相关推荐
从军行五首 候骑出纷纷,元戎霍冠军。汉鞞秋聒地,羌火昼烧云。万里戈城合,三边羽檄分。乌孙驱未尽,肯顾辽阳勋。 译文: 骑兵们纷纷出动,元帅是霍冠军。 汉军的鼓声震天响,羌人的火光照亮了天空。 遥远的边疆,士兵们的家乡被合并,边境的文书被分配。 乌孙人还未被驱赶得够远,怎能只顾着辽东的功勋。 注释: - 候骑出纷纷:指战马奔腾而出,骑兵们纷纷出动。 - 元戎霍冠军:指统帅霍冠军
【注释】 ①韩旆(pèi):指汉军之旗。 ②丹霄:天。 ③汉军:指汉朝的部队,这里指汉军。 ④破辽:攻破辽地。辽地在今辽宁一带。 ⑤红尘:尘土飞扬。 ⑥卤簿(lǔbù):皇帝出行时仪仗队所持的旗鼓等。 ⑦嫖姚:汉代名将李广,字季卿。 ⑧丁零塞:边塞,即今内蒙古河套地区一带,古称“丁零”。 ⑨朔吹:北风。 ⑩萧萧:风声。 【赏析】 《从军行五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组诗
【注释】: 百万逐呼韩,频年不解鞍:指唐玄宗时期,为平定安史之乱,先后出动了近百万军队,连续数年不能停息,形容战况紧张。 兵屯绝漠暗,马饮浊河干:指边塞之地,连日征战,天昏地暗。 破虏功未录,劳师力已殚:指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须防肘腋下,飞祸出无端:指要时刻警惕,防止战争的发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疆战士艰苦奋战的画面。诗中表达了将士们为国捐躯的决心和勇气
【注释】 (1)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下天来: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张良曾对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后以“飞将”称颂李广的勇武。 (2)阃(kǔn):古代称阃以内为阃内或阃外,这里指边塞。裁:筹划。 (3)龙剑:宝剑。 (4)地肺:指山势高耸入云,像肺一样。雁山、燕师
诗句原文: 黄纸君王诏,青泥校尉书。 誓师张虎落,选将擐犀渠。 译文: 黄纸君王的诏令,青色泥封的校尉文书。誓师时挥舞战旗,挑选勇士身着犀牛皮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军队出征前的紧张氛围和战士们的决心与勇气。诗中“黄纸君王诏”体现了朝廷对军事行动的重视和对军队的指挥权控制;“青泥校尉书”则显示了军事文书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以及军队中严格的等级制度
从军行五首 大漠秋风铁衣凉,长城明月照征旗。 捷报飞至明光殿,夜前一战获郅支。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大漠秋风吹铁衣,长城明月满征旗”:这两句描绘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环境及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在辽阔的大漠中,秋风凛冽,战士们身着铠甲,不畏严寒;而长城上,明亮的月光下,一面面征旗迎风招展。 - “捷书飞奏明光殿”:捷报迅速传至朝廷,意味着战事已取得显著进展。 - “乍夜前军获郅支”
【注释】 寥天:辽阔的天空。霜色:天空中的霜。凄凄:凄凉。无定河:即今内蒙古的西拉木伦河。 去路:前进的道路。黄云:指沙漠上飞扬的沙尘。 辽西:指辽西走廊。这里泛指北方边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征夫从军行,由北向南的行程。首二句写日暮时分,在辽阔的北方天空中,霜气弥漫,天色已晚,一轮落日在无定河边渐次沉下。三、四句承前启后,诗人正想询问去往轮台(古郡名)的路如何走时
《从军行五首》之赏析 在王昌龄的笔下,《从军行五首》以其苍凉壮阔的景象和深沉悲壮的情感,勾勒出一幅幅边疆将士的英勇形象。这首诗中,“吹笛关山月半痕,梅花无数落辕门”描绘了战士们出征时的壮观场景,而“不知何处旄头现,一夜渔阳万骑屯”则透露出战事紧迫和紧张气氛。 王昌龄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表达了对战士的深深敬意,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苦难。诗中的“红旗半卷出辕门”和“不知何处旄头现”
【注释】 从:跟随。 辽(liáo):辽河,泛指北方的边塞地区。 笑提金勒(lei)扫氛嚣(xiāo):意思是说白马将军善于驾驭战马,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扫荡敌军,平息战乱。 五千:指五千名勇士。 款:同“恳”,诚恳。 名王:有名望的君主。 汉朝:这里指东汉王朝。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写汉代开国皇帝刘邦,赞扬了汉高祖刘邦统一中国、开创基业的伟大功绩,也歌颂了汉军将士英勇善战
猎火照燕然,匈奴寇朔边。 昨夜飞符至,将军出酒泉。 鱼丽天阵合,狐塞伏兵连。 一鼓旄头落,长驱捉左贤。 横行黑山外,凯入武威川。 万古清沙漠,常令无塞烟。 注释: 1. 猎火照燕然:在狩猎时用火光照亮了燕然山。 2. 匈奴寇朔边:匈奴侵犯了北方边境。 3. 昨夜飞符至,将军出酒泉:昨天晚上收到紧急征兵的文书,将军被派往酒泉(今属甘肃省)。 4. 鱼丽天阵合,狐塞伏兵连:像鱼游水里一样地布阵
从军行五首 贰师将军初出师,横行十万羽林儿。隔河追斩呼韩将,乌垒高悬太白旗。 注释译文: 贰师将军初次出征,他率领十万勇士横扫疆场。 在河边截杀敌军首领,乌垒城高挂太白金星旗帜。 赏析: 这首诗是《从军行五首》的第五首,描述了贰师将军初次出征,他率领十万勇士横扫疆场的情景。诗中提到“隔河追斩呼韩将”,指的是在战场上追击敌人的将军,而“乌垒高悬太白旗”则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的壮丽景象
五垒神兵下玉门,倒倾西海蹴昆仑。轻车夜渡交河水,斩首先传吐谷浑。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壮丽的军事场景,展现了将士们在艰苦环境中的英勇和决心。首句“五垒神兵下玉门”描绘了军队在玉门关前展现出的神勇和力量,如同五座壁垒一般坚不可摧。接下来“倒倾西海蹴昆仑”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战斗的激烈,仿佛是西海之水被倾倒,昆仑山也被踏平。这两句不仅展示了战斗的场面,还体现了将士们的决心与勇气。
《从军行五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英勇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们深沉的家国情怀。下面将结合诗句和注释进行详细翻译并附上赏析: - 诗句解读: 前两句“调笑胡王坐玉鞍,蛇矛丈八奋如湍”描述了胡人王侯坐在装饰华丽的马鞍上,手持长矛,其力量如同急流般汹涌;后两句“天子戎衣遥按剑,将军直为斩楼兰”反映了天子身着战袍,手按宝剑在远处审视战场,将军直接斩杀了敌人。 - 译文
诗句:青天碛路挂金微,明月洮河树影稀。 译文:在青天的沙漠路上,月亮照耀下,金光闪闪,而皎洁的月光照在洮河之畔,只能见到稀疏的树影。胡雁哀鸣飞不渡,黄云戍卒几时归。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五言律诗《从军行五首》中的一首,描述了一位将军在边陲战场上的景象。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边关的壮阔景象和战士们的辛劳,以及他们内心的忧虑和期盼。 “青天碛路挂金微”开篇描绘了边关辽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