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何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何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写意了诗人与其友人元宗简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志趣。这首诗作于公元815年春天,当时白居易与元宗简同在朝廷供职,白居易因想与元宗简结邻而居,便写下了这首七律相赠。
诗中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和对隐居生活的追求。首联直接点明作者的愿望,想要与朋友元宗简结邻,体现了作者希望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宁静生活的渴望。颔联则运用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夜月皎洁、松菊芬芳、绿杨拂水的田园画面,象征着与朋友共度时光的美好愿景。颈联进一步强调了结邻的重要性,表明两人的友谊深厚,愿意彼此扶持,共同度过余生。尾联则展现了两人可以每天相见,且子孙可以永远做邻居的愿景。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不仅是一首赞美友谊的诗歌,也是一首表达个人理想与人生态度的作品。它以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