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

曾陪鹤驭两三仙,亲侍龙舆四五年。
天上欢华春有限,世间漂泊海无边。
荣枯事过都成梦,忧喜心忘便是禅。
官满更归何处去,香炉峰在宅门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体现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感慨以及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华州下邽(今属陕西)人。他是唐宪宗时期的著名文人,曾担任过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务,因其直言进谏而一度被贬为江州司马。
  1. 诗歌原文
    曾陪鹤驭两三仙,亲侍龙舆四五年。
    天上欢华春有限,世间漂泊海无边。
    荣枯事过都成梦,忧喜心忘便是禅。
    官满更归何处去,香炉峰在宅门前。

  2. 诗歌注释

  • 鹤驭:指皇帝乘坐的马车,这里用以比喻高位和权力。
  • 龙舆:指帝王的车驾,这里也是象征权力和地位。
  • 天上欢华春有限:意指在皇宫中的欢乐如同春天般短暂。
  • 世间漂泊海无边:形容自己在外漂泊,如同大海一般辽阔。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谪居江州期间,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官场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当前流离失所状态的感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生活的矛盾和挣扎。

《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经历的诗歌,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社会环境。通过对这首作品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