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陪鹤驭两三仙,亲侍龙舆四五年。
天上欢华春有限,世间漂泊海无边。
荣枯事过都成梦,忧喜心忘便是禅。
官满更归何处去,香炉峰在宅门前。

【注释】

曾:曾经;陪:陪伴;鹤驭:仙鹤的驾;两三:一二,指二三。

亲侍:亲手侍奉;龙舆:皇帝的车驾;四五年:四、五年。

天上:指仙境;欢华:欢乐和繁华;春有限:春天有尽期。

世间:人间;漂泊:流浪;海无边:海无边际。

荣枯:荣华富贵与衰落衰败;事过:事情已过。

都成梦:全都成为虚幻之梦;忧喜心忘:忧愁与喜悦都已忘却。

香炉峰:即香炉山,是庐山之一,在江西九江县南。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当时白居易任左拾遗,因上书论时政,得罪权贵,贬江州司马。这首诗是他贬官后写给李、崔、钱三位友人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流露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及仕途失意后的豁达态度,也表现了诗人超然出世的情怀。全诗以“荣”为首句,用反衬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体悟。

开头两句“曾陪鹤驭两三仙,亲侍龙舆四五年”,回忆自己曾追随仙鹤升仙,又亲自侍奉皇帝多年,但这一切不过如同梦幻一般短暂。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曾经追随仙鹤升至仙界,又亲身侍奉皇帝数年,但这一切都如同梦境一样短暂。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体悟。

“天上欢华春有限,世间漂泊海无边”,进一步描绘了人生的种种无奈。这里,诗人以天上的欢乐繁华比喻人生中的美好时光,而将人生的漂泊比喻为大海无边。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又透露出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第三句“荣枯事过都成梦,忧喜心忘便是禅”,则是从更深层次上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学。这里,诗人以“荣枯事过都成梦”来表达人生的无常,而以“忧喜心忘便是禅”来表达人生的超脱。这两句诗既是对人生哲理的总结,也是对诗人人生态度的写照。

最后两句“官满更归何处去,香炉峰在宅门前”,则是在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的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归隐之意。这里,诗人以香炉峰作为自己的归宿之地,而将自己的官位全部献给了友人。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寄托了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反衬、比喻、借景抒情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人生的种种无奈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体悟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是一篇优秀的送别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