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对病鹤

同病病夫怜病鹤,精神不损翅翎伤。
未堪再举摩霄汉,只合相随觅稻粱。
但作悲吟和嘹唳,难将俗貌对昂藏。
唯应一事宜为伴,我发君毛俱似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病中对病鹤》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病中对病鹤》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出深厚的情感和对人民的关怀。
  1. 诗歌原文
  • 同病病夫怜病鹤,精神不损翅翎伤。
  • 未堪再举摩霄汉,只合相随觅稻粱。
  • 但作悲吟和嘹唳,难将俗貌对昂藏。
  • 唯应一事宜为伴,我发君毛俱似霜。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于同样患病的鹤产生的情感共鸣,同时描绘了病鹤虽身患疾病,但其精神并未受损,翅膀依然完好无损的情景。这不仅是对生命力强弱的一种写照,同时也隐喻了诗人自己的处境。
  • 在诗中,白居易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精神不损翅翎伤”和“我发君毛俱似霜”等,展现了他对病鹤深刻的同情与关爱。
  1. 背景介绍
  • 白居易生活在唐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矛盾复杂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也表达了他对社会公正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1. 艺术特色
  • 《病中对病鹤》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它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其次,它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最后,它充满了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白居易的《病中对病鹤》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个人情感的诗歌作品,更是一首深刻揭示人性、展示诗人人格魅力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了解到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操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