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洛中所居

忽忆东都宅,春来事宛然。
雪销行径里,水上卧房前。
厌绿栽黄竹,嫌红种白莲。
醉教莺送酒,闲遣鹤看船。
幸是林园主,惭为食禄牵。
宦情薄似纸,乡思急于弦。
岂合姑苏守,归休更待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洛中所居》——唐代白居易的乡愁与诗韵

《忆洛中所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洛阳的居所中感受到的自然美以及内心对于归乡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淡然。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见解闻名于世。他的诗作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被誉为“诗魔”和“诗王”。而这首《忆洛中所居》正是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对官场生活的矛盾感受。

诗中“忽忆东都宅,春来事宛然”,通过对比东都洛阳与自己现在的居所,抒发了作者对故土的深切思念。“雪销行径里,水上卧房前”则生动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以及春天雪融后的美好景象。“厌绿栽黄竹,嫌红种白莲”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而“醉教莺送酒,闲遣鹤看船。”更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幸是林园主,惭为食禄牵”表达了诗人虽然享受着林园之主的生活,却因为身在官场而感到有些愧疚和束缚。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了唐代文人的普遍心态,即在追求个人理想生活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压力和责任。

白居易的诗作常常蕴含深刻的社会意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忆洛中所居》也不例外,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也折射出唐代士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态度。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