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东游五十韵

海内时无事,江南岁有秋。
生民皆乐业,地主尽贤侯。
郊静销戎马,城高逼斗牛。
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
坐有湖山趣,行无风浪忧。
食宁妨解缆,寝不废乘流。
泉石谙天竺,烟霞识虎丘。
馀芳认兰泽,遗咏思蘋洲。
菡萏红涂粉,菰蒲绿泼油。
鳞差渔户舍,绮错稻田沟。
紫洞藏仙窟,玄泉贮怪湫。
精神昂老鹤,姿彩媚潜虬。
静阅天工妙,闲窥物状幽。
投竿出比目,掷果下猕猴。
味苦莲心小,浆甜蔗节稠。
橘苞从自结,藕孔是谁锼。
逐日移潮信,随风变棹讴。
递夫交烈火,候吏次鸣驺。
梵塔形疑踊,阊门势欲浮。
客迎携酒榼,僧待置茶瓯。
小宴闲谈笑,初筵雅献酬。
稍催朱蜡炬,徐动碧牙筹。
圆盏飞莲子,长裾曳石榴。
柘枝随画鼓,调笑从香毬。
幕扬云飘槛,帘褰月露钩。
舞繁红袖凝,歌切翠眉愁。
弦管宁容歇,杯盘未许收。
良辰宜酩酊,卒岁好优游。
鲙缕鲜仍细,莼丝滑且柔。
饱餐为日计,稳睡是身谋。
名愧空虚得,官知止足休。
自嫌犹屑屑,众笑大悠悠。
物表疏形役,人寰足悔尤。
蛾须远灯烛,兔勿近罝罘。
幻世春来梦,浮生水上沤。
百忧中莫入,一醉外何求。
未死痴王湛,无儿老邓攸。
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头。
去去无程客,行行不系舟。
劳君频问讯,劝我少淹留。
云雨多分散,关山苦阻修。
一吟江月别,七见日星周。
珠玉传新什,鹓鸾念故俦。
悬旌心宛转,束楚意绸缪。
驿舫妆青雀,官槽䬴紫骝。
镜湖期远泛,禹穴约冥搜。
预扫题诗壁,先开望海楼。
饮思亲履舄,宿忆并衾裯。
志气吾衰也,风情子在不。
应须相见后,别作一家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想东游五十韵”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诗。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下面是对该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自称“诗魔”。他的诗歌大多反映了社会现实,语言浅显易懂。
  1. 诗歌原文
    海内时无事,江南岁有秋。生民皆乐业,地主尽贤侯。郊静销戎马,城高逼斗牛。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自常及杭,凡三百里。坐有湖山趣,行无风浪忧。食宁妨解缆,寝不废乘流。泉石谙天竺,烟霞识虎丘。

  2. 作品赏析

  • 内容概述:此诗主要描述了江南地区和平繁荣的景象,以及作者对家乡美景的怀念之情。
  • 艺术特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
  1. 创作背景
  • 《想东游五十韵》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年—公元810年)。当时唐朝国力强盛,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然而,在这一时期,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因此白居易的这首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 名家点评
  • 清代学者纪昀曾评价说:“‘海内时无事’二句,极写江南之太平。”。
  1. 相关典故
  • 诗中提到的“紫洞藏仙窟,玄泉贮怪湫”,可能指的是杭州的天竺、虎丘等名胜古迹。这些地方不仅风景秀美,而且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

《想东游五十韵》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和谐美好的江南水乡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是白居易诗歌作品中的佳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