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竹歌

植物之中竹难写,故今虽画无似者。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画竹歌》是清代诗人王夫之的诗作,原题为“画竹歌”,收录于《续古文观止》,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逼真的竹子图景来表达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赞美。

全诗如下:

山川无尽处,
万木皆春色。
独有此君生,
挺然凌云魄。
翠干抱幽石,
绿阴覆长溪。
清风动千树,
白露滴孤枝。
不为霜雪折,
宁遭风雨欺?
却笑桃李媚,
何曾识秋姿。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高洁、坚韧和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赞美。他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竹子在山川之间挺立的姿态,并且强调了它的生命力不为霜雪所折断,宁可遭受风雨欺凌的精神品质。最后,作者用“却笑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