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行孝文

隅中巳,终孝之心不合二。竭力勤酬乳哺恩,自得名高上史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二时行孝文》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孝顺主题的深刻理解与表达。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白居易的生平: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后迁至下邽。他出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以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而闻名。
  • 文学成就: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被称为“元白”。他的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他的诗作被后人传诵,如《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都是其代表作。
  1. 诗歌原文
  • 诗句:夜半子,孝养父母存终始。百年恩爱暂时间,莫学愚人不欢喜。
  • 翻译: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要孝敬父母,永远不要忘记他们的养育之恩。人生苦短,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不要像那些愚蠢的人一样不懂得感恩。
  1. 诗歌解析
  • 主题:该诗主要表达了对父母的孝道思想,强调了在有限的生命之中,应当尽孝的重要性。
  • 情感:通过对比“愚人”和“我”的行为,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孝顺的坚持和决心。
  • 艺术手法:使用了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来传达复杂的情感和理念,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感同身受。

《十二时行孝文》是一首充满智慧和情感的经典作品,它不仅展示了白居易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神。这首诗鼓励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最大努力去孝敬父母,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世代相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