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为儒者,力学不知疲。
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
十上方一第,成名常苦迟。
纵有宦达者,两鬓已成丝。
可怜少壮日,适在穷贱时。
丈夫老且病,焉用富贵为。
沈沈朱门宅,中有乳臭儿。
状貌如妇人,光明膏粱肌。
手不把书卷,身不擐戎衣。
二十袭封爵,门承勋戚资。
春来日日出,服御何轻肥。
朝从博徒饮,暮有倡楼期。
平封还酒债,堆金选蛾眉。
声色狗马外,其馀一无知。
山苗与涧松,地势随高卑。
古来无奈何,非君独伤悲。
杂曲歌辞悲哉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杂曲歌辞·悲哉行》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共四句:“人生如寄耳,世事多乖离。”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它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失望。
在诗歌中,“人生如寄耳”这句话意味着生命是短暂而易逝的,就像客居他乡一样,没有长久可言。“世事多乖离”则指世间的事情往往变化莫测、纷繁复杂,让人难以预料。整首诗通过这两句话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
这首作品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普遍现象,即人们对于生命的脆弱性和现实世界的无常性的深刻感受。它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哲理思考或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可能是诗人借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由于没有具体的背景信息,我们只能从字面意思上理解这首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