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涛

木落霜飞天地清,空江百里见潮生。
鲜飙出海鱼龙气,晴雪喷山雷鼓声。
云日半阴川渐满,客帆皆过浪难平。
高楼晓望无穷意,丹叶黄花绕郡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涛》是一首五言诗,由唐代诗人朱庆馀所作,其创作时间为唐朝贞元年间。这首诗不仅是朱庆馀文学才华的展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之一。以下是对《观涛》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木落霜飞天地清,
    空江百里见潮生。
    鲜飙出海鱼龙气,
    晴雪喷山雷鼓声。
    云日半阴川渐满,
    客帆皆过浪难平。
    高楼晓望无穷意,
    丹叶黄花绕。
  2. 诗歌鉴赏:《观涛》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生动的描写吸引了无数读者。首两句“木落霜飞天地清,空江百里见潮生”描绘了一幅秋天江景图,寒霜飘落,天空澄净,远处江水波澜壮阔,潮水涌动的景象跃然纸上。第三四句“鲜飙出海鱼龙气,晴雪喷山雷鼓声”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动态的世界,海风凛冽,鱼群翻腾,山间雪白一片,雷声轰鸣,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第五六句“云日半阴川渐满,客帆皆过浪难平”则转入静谧的描写,天空中云彩半遮,江水逐渐变得平静,而远处的帆船却难以前行,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最后两句“高楼晓望无穷意,丹叶黄花绕”则是诗人对远方景色的深情凝视,高楼之上,望着江面无边的风景,心中充满无尽的遐想和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壮美画卷。
  3. 诗歌影响:《观涛》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它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引发人们对生命、自然以及宇宙的深思。这种通过自然景观引发的思考和感悟,使得《观涛》超越了简单的艺术表现,成为了具有哲学意味的作品。它鼓励人们去关注周围的环境,感受自然的韵律,同时也启示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时,要有一颗平和的心态,去欣赏生命中的美好。
  4. 诗歌创作背景:《观涛》的创作背景同样丰富而独特。朱庆馀在经历了科举考试的失败后,选择了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将自己的挫折转化为诗歌创作的灵感,创作出了这首《观涛》。这首诗不仅仅是朱庆馀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他对那个时代文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思和记录。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唐代文人的生活环境和精神面貌,感受到他们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
  5. 与其他作品比较:《观涛》虽然在文学史上可能不如其他一些经典之作那样广为人知,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情感表达。与其他同时期的诗歌相比,如李白的《将进酒》等,《观涛》更多地关注于自然界的描绘和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了一种较为内敛和细腻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使得《观涛》在众多诗歌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观涛》不仅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一首诗词,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自然景象,还能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