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把椒浆奠楚祠,碧幢黄钺旧英威。
能扶汉代成王业,忍见唐民陷战机。
云梦去时高鸟尽,淮阴归日故人稀。
如何不借平齐策,空看长星落贼围。
题淮阴侯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淮阴侯庙》是宋代文学家黄好谦的作品,属于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淮阴侯的功绩和历史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作品原文:
筑坛拜日恩虽重,蹑足封时虑已深。
隆准早知同鸟喙,将军应起五湖心。作者简介:
- 黄好谦,宋陈州宛丘人,字几道,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官新蔡令,逢岁凶,赈民全活甚众。累迁监察御史里行,上言开封府当受部民诉常平事,且直贾蕃被诬之狱。历知蔡州、濮州,卒。
- 诗歌鉴赏:
- 内容解读:首二句“筑坛拜日恩虽重,蹑足封时虑已深”,描述了韩信建立功业的情境,暗示其虽有高远的政治抱负,但最终却因权臣的排挤而未能完全实现。这种对比突显了韩信的历史地位与悲剧命运。
- 情感表达:诗中的“隆准早知同鸟喙”以及“将军应起五湖心”,展现了作者对于韩信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与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社会意义。
-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题淮阴侯庙》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如“筑坛拜日”和“蹑足封时”等意象,不仅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也隐喻了权力的斗争和人性的复杂。
- 结构布局:诗歌的结构紧凑,语言简练,通过寥寥数语便将韩信的一生及其历史地位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古典诗歌的韵味和美感。
- 历史背景:
- 时代背景:《题淮阴侯庙》创作于宋朝,这一时期的文人多有关注历史的情怀,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进行评说和反思。同时,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讨历史和文化问题。
- 历史影响:黄好谦作为宋朝的文学家,其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文人对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深刻认识和评价。
《题淮阴侯庙》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历史思考的诗歌,也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了解到宋代文学的发展情况,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感悟历史与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