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纶
【注释】果老岭:即果老岭,在江西南昌市西。悟入元机:禅宗认为“无我”是修道的本根,悟到这种真理叫做“悟入”。变化多:指变化无常。蹇驴几度踏云过:蹇驴(跛脚驴)屡次越过云端。蹇驴,语出《晋书·郭象传》,郭象骑驴子从洛阳到长安,路阻山高,他让马代步,说:“我听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现在马行迟速不同,不如自己步行。”(《世说新语·黜免》注引)。这里比喻修行者超脱物外,不受世俗羁绊。
这首诗的译文为:“碧玉簪头挑玉蓉,几堆怪石几株松。望中仿佛峰如虎,浪说仙踪虎化峰。” 注释: - 碧玉簪头挑玉蓉:用碧玉簪头挑着白玉般的花朵,形容景色美丽。 - 几堆怪石几株松:有几堆奇特的山石和几株松树。 - 望中仿佛峰如虎:从远方望去,山峦如同一只老虎。 - 浪说仙踪虎化峰:有人传说这里曾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因为山上有老虎的痕迹而得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桃源行》。下面是对该诗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扑扑香流片片红 - 描述桃花的颜色和香气。 - 扑扑香: 形容桃花香味浓郁。 - 片片红: 描述桃花颜色鲜艳,如红色片片。 2. 天台疑在此溪中 - 表达对桃源的遐想。 - 天台: 古代地名,这里指代理想中的桃花源。 - 疑在此溪中: 暗示在这条溪流中可能隐藏着通往桃源的秘密通道。 3. 一枝两枝寒食雨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 第一句“凿岩分翠”描述了诗人在山间凿开岩石,开辟出一片翠绿的景象。这里的“凿”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第二句“劈破云根径入迷”则描绘了诗人进入山林深处,被云雾缭绕的景象所吸引的情景。这里的“劈破云根”形象地表现了山间的险峻和神秘,而“径入迷”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好奇。
注释:昨日的青牛已经过了关,在远方我能看到什么地方可以追寻它的身影?交梨火枣,凭谁话语?风吹满亭,月照满山。 赏析:这首《望仙台》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的前两句写眼前所见。“昨日”二字,表明时间之久;“青牛”二字,表明所望者之远。“已度关”,说明青牛已到关外。“望中”二字,说明所望之地,不是眼前,而是远处。“何处可追攀”,是说在遥远的关外,何处能再见到青牛呢?这是第一层意思
注释: 通元谷:即通元山,位于今安徽黄山。 径连瑶草光无际:指山中小道旁生长着的草长到了尽头,连成一片。瑶草指灵芝。 水泛胡麻春几经:水面上漂浮着一些如麻一样的水生植物,已经过了好几个春天。 幻化不知天地老:指人的生命短暂如梦幻一般,不知道天地会随着时间而衰老变化。 任教门前送山青:就算在门外看到山上的青山依旧,也无能为力。教,任凭、听凭。 赏析: 全诗共四句。首联描写山中景物
注释:白云堂:我住的地方,名字就叫白云堂。小堂何事傍孤峰,满地铺云任扫风。白云堂旁边有座孤独的山峰,地上铺满了云雾,就像被风吹散一般。出岫无心闲舒卷,肯将暮雨卷帘栊。那云雾仿佛从山中飘出,悠闲地舒展开来,不肯将暮色的雨水卷起窗帘。 赏析:这首诗以白云堂为题,描绘了其周边的自然风光和建筑特色。首句“小堂何事傍孤峰”描述了白云堂旁边的孤独山峰,给人一种宁静、清远的感觉
碧峰嶂 簇簇琳琅上下连,登临无奈断崖悬。 分明一柱山头立,擎拄云中尺五天。 注释: 碧峰嶂:指山峰如青翠的屏障,颜色为深绿色。 簇簇琳琅:形容山峰如珍宝般密集。 连:连接,连绵不断。 无奈:无办法或无可奈何的意思。 断崖:指陡峭的山峰。 擎拄:支撑、支持。 云中尺五天: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犹如天空中的天柱一般
【注释】 龟池:指苏州的沧浪亭。 半亩方塘一镜空,许多石甃六街东:半亩大的水塘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清澈透明,许多方形的石头垒砌成的池岸,位于苏州城东的街道上。 卷舒云月涵泓外,变化鱼龙荡漾中:水波在阳光照射下卷起云彩和月亮,又随着水波起伏,仿佛水中游动的鱼龙在湖面上翻腾、飘动。 雨后沤添浮藻绿,风来点湿落花红:雨水过后,池塘里的浮萍和绿藻增多了,风一吹过来,花瓣上的露珠也沾湿了。 临流欲把尘缨濯
庭松垂露 松偃庭空月色寒,数枝垂滴露漙漙。 金陵染帛翻成翠,汉苑承珠枉用盘。 秋白严凝光自润,晓红沆瀣气初乾。 明时得此真嘉瑞,寄语金吾莫放观。 注释: - 松偃庭空:松树倒下,庭院空旷。 - 数枝垂滴:几根松树枝垂下,挂着露水。 - 金陵染帛翻成翠:比喻松树的叶子在月光下显得绿如翡翠。 - 汉苑承珠枉用盘:比喻松树的颜色鲜艳,但如同被浪费掉的美玉一样,没有用武之地。 - 秋白严凝光自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