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公迁
元饶州乐平人,字克升。 朱以实子。 于经传百家之书,礼乐律历制度名物之数,无不贯悉。 学者称明所先生。 顺帝至正初征至京师,授翰林直学士。 劝帝亲贤、远佞、修德、恤民诸事。 当国者恶其切直,出为金华学正。 有《四书通旨》。 生卒年:?-
元代朱公迁《登高山》释义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云际阴阴隔树亭,身凭高处眼双明。 注释: “云际”意指云端之上,“阴阴”形容云层厚重或阴暗。“亭”在古代常用来形容高耸入云的建筑,此处可能是指山顶上的亭子。整句诗表达的是从高山上俯瞰,四周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身处高处带来的清晰视野。 2. 苦无黄菊供人摘,只为青山了此行。 注释: “黄菊”通常指的是黄色的菊花,这里可能是一种象征或比喻
元代朱公迁《缙云山中夜坐》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缙云山中夜坐时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第一句:“闭门清坐意超然”,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坐在门内,心境显得格外宁静和超脱。这里的“闭门”意味着与外界隔绝,而“清坐”则是指坐下来进行思考或冥想。 第二句:“却有愁情断复连”,虽然诗人试图保持内心的宁静,但内心深处的忧愁情绪却是连绵不绝的。这里的“却有”暗示了尽管有所尝试,但仍无法完全摆脱忧愁。 第三句
缙云山中夜坐
闭门清坐意超然,却有愁情断复连。 木叶怕寒霜满地,梅花照影月行天。 山林岁晚身犹客,砧杵声高人未眠。 起傍茅檐听过雁,哀鸣只在白云边
登高山
云际阴阴隔树亭,身凭高处眼双明。 苦无黄菊供人摘,只为青山了此行。 孤雁飞来风正急,一溪流出水尤清。 良辰向复同佳友,不用辞君满酌觥
克升,原名朱公迁,元代诗人
元饶州乐平人,字克升。 朱以实子。 于经传百家之书,礼乐律历制度名物之数,无不贯悉。 学者称明所先生。 顺帝至正初征至京师,授翰林直学士。 劝帝亲贤、远佞、修德、恤民诸事。 当国者恶其切直,出为金华学正。 有《四书通旨》。 生卒年:?-
朱公迁
元饶州乐平人,字克升。 朱以实子。 于经传百家之书,礼乐律历制度名物之数,无不贯悉。 学者称明所先生。 顺帝至正初征至京师,授翰林直学士。 劝帝亲贤、远佞、修德、恤民诸事。 当国者恶其切直,出为金华学正。 有《四书通旨》。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