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恕
【诗句释义】 过十八滩:经过十八个险滩。 补天乘块截江流:神话传说,女娲炼五彩石补天时,其中一大石被她用来堵住了汹涌的洪水。这里以女娲喻指诗人。 惊涛咽暮秋:傍晚时分,江水波涛汹涌,声如雷鸣,令人心惊。 万石棱棱争出水:形容山崖陡峭,石头锋利,仿佛无数利箭直刺水面。 千崖叠叠曲行舟:千层崖壁重叠,曲折迂回的江面上行舟艰难。 猿啼频下孤臣泪:猿猴哀啼不断,如同为失去国家而悲伤的臣子在哭泣。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注意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把握其情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意思来分析答案。 乌鹊年年管别离(“乌鹊”:指喜鹊。古人认为,喜鹊能报喜不报忧)。涉秋髡首助佳期(“涉秋”:过了秋天。“髡首”: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风俗)。试看清汉横分处(“清汉”:指长江。“横分”:指黄河、淮河在此处与长江交汇的地方),又是浮槎欲渡时(“浮槎”
步出城南门 道逢采桑女衣沾草头露,心在机上绪 阴阴叶正肥,戢戢蚕可数 游丝千尺强,空来天际舞 文绣被人间,谁知寒女苦 注释: 1. “步出城南门”:走出城南的城门。 2. “道逢采桑女”: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正在采摘桑叶的女子。 3. “衣沾草头露”:她的衣服被草上的露水打湿了。 4. “心在机上绪”:她的心思全放在了织布机上。 5. “阴阴叶正肥”:周围的树叶非常茂盛。 6. “戢戢蚕可数”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蠹鱼恣贪饥,编简偷齧蚀:蠹鱼肆意地贪婪地吃食物,啃食着书卷。 - 妄想神仙寿,不复分黑白:蠹鱼们幻想自己能够长生不老,不再分辨黑白。 - 典谟何炜煌(wěi huī hóng),缥缃为装饰:古代的典籍和文献是多么辉煌耀眼,而它们只是被用来装饰的东西。 - 微虫偶伤残(xiāo chóng kǒu shān),明者生疑惑:微小的昆虫偶尔会遭受伤害
滟滪石 高耸的山峰,云雾缭绕如同仙境般神秘莫测,云气弥漫,仿佛要将天地间的一切都遮蔽。 山间云雾缥缈如梦,仿佛是一片神秘的仙境。诗人站在这高峰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他不禁感叹道:“云气冥蒙书欲昏”。 江带蜀山奔楚峡,天留巨石捍夔门 长江蜿蜒曲折,奔腾不息地流向远方。在这条江河的下游,三峡大坝巍然屹立。它犹如一座巨大的屏障,守护着瞿塘峡的入口,让江水能够安全地流过。
【注释】: 仕于朝者:指在朝廷做官的人。 馈遗:赠送财物。 门联:旧时官场用语,指贿赂官员的礼品。 以馈遗及门为耻:把接受贿赂作为耻辱。 苞苴:古时官吏收受钱物的一种陋规。 入都:进入京城。 外:指在外任官的人。 羞:感到羞耻。 【译文】: 在朝廷当官的人,以收受别人送上门的礼物而感到羞耻; 在外做官的人,以向官员行贿而进入京城为羞。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腐败现象的诗
注解: 五岭:指广东、广西和江西的五座山。
《访橘苏仙井,看碑义帝坡》是宋代诗人王时叙所作,诗中“地高风易作,天漏雨偏多”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下面是诗句和译文的对应关系: - 诗句: (1) 地高风易作 (2) 天漏雨偏多 (3) 访橘苏仙井 (4) 看碑义帝坡 - 译文: (1) 土地高于天空,风容易刮起 (2) 天空漏水较多 (3) 去拜访橘子树旁的苏仙井 (4) 观看义帝庙上的石碑。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解析诗歌 第一首诗: 忆昔韩退之,南征过吾州。 持觞看叉鱼,妙句落芳洲。 译文: 回忆曾经的韩愈(韩退之),他南下经过我的家乡。 手持酒杯观看捕鱼的场景,优美的诗句落在美丽的湖泊中。 注释: - 韩愈: 唐朝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 南征: 古代对南方地区军事行动的统称。 - 吾州: 我所在的州或县。 - 叉鱼: 捕鱼的一种方式
乌鹊年年管别离,涉秋髡首助佳期。 试看清汉横分处,又是浮槎欲渡时。 天上白榆长历历,西来青鸟故迟迟。 寸心此夜千回结,不断虫声恼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