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天民
寄见心上人其二 路入双峰境,逍遥杖屦随。 定钟鸣曙早,梵呗出林迟。 代步篮舆稳,攀跻石磴危。 陶潜虽殢酒,敢负远公期。 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双峰境:指风景秀丽的山脉,这里形容自然景观的美丽壮观。 2. 逍遥杖屦随:形容行走时随意自在,没有拘束。 3. 定钟:晨钟,通常在早晨打响以报时。 4. 梵呗:佛教中的颂经音声,此处特指寺院中僧人念诵经文的声音。 5. 代步篮舆稳
注释:蒲庵龙象士,避世爱山居。 蒲庵指的是以蒲草为材料的庵堂,龙象士即以龙和象为主题的僧人。避世爱山居,意为远离尘世,喜欢居住在山林之间。 静刻莲花漏,闲看贝叶书。 静刻莲花漏,意为静静地雕刻莲花形的漏壶。闲看贝叶书,意为闲暇时读着贝叶经。贝叶书是一种佛教经典,用贝壳制作的书。 园葵和露摘,畦药引泉锄。 园葵和露摘,意为摘下园中的向日葵,与露水一同享用。畦药引泉锄,意为在菜园里种植各种药物
【注释】 见心上人:对妻子的称呼。此诗为作者写给妻子的信。其三:这是信中的第三部分。与世相违久,深居近翠微:与世人隔绝太久,我隐居在这幽静的深山之中。道流参问广,俗客往来稀:道士们来问我许多问题,世俗之人很少来访。龙入袈裟隐,鹤随金锡飞:像龙和鹤一样自由地隐藏在僧衣和法器之间。禅龛如许借,吾欲远相依:我的禅房可以借给你,我想远离尘世而与你在一起。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向往之情
【注释】: 1. 见说双溪寺。 2. 缘溪一径微。 3. 泉香供客饮,山翠湿人衣。 4. 老鹤依松立,轻云着树飞。 5. 高僧清坐久,都与世相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他的爱人的,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见说双溪寺”,点明了地点,让读者知道这是在寺庙附近。次句“缘溪一径微”描绘了寺庙附近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三、四两句是对寺庙周围美景的描写,泉水的香气让人陶醉
蒲庵龙象士,避世爱山居。 静刻莲花漏,闲看贝叶书。 园葵和露摘,畦药引泉锄。 放旷云霞外,心清乐有馀。
与世相违久,深居近翠微。 道流参问广,俗客往来稀。 龙入袈裟隐,鹤随金锡飞。 禅龛如许借,吾欲远相依。
路入双峰境,逍遥杖屦随。 定钟鸣曙早,梵呗出林迟。 代步篮舆稳,攀跻石磴危。 陶潜虽殢酒,敢负远公期。
见说双溪寺,缘溪一径微。 泉香供客饮,山翠湿人衣。 老鹤依松立,轻云着树飞。 高僧清坐久,都与世相随。
元代诗人苏天民是字尧叟,保定人,官至南台监察御史。以下是关于他的作品及其背景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字号爵里:苏天民,字尧叟,保定人,其诗集中没有具体作品集的详细信息可供参考。 - 官职经历:他曾担任南台监察御史,这反映了他在元朝时期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在元朝的政治背景下,作为监察御史,他的诗歌创作与当时的政治氛围密切相关。 2. 诗歌特点 - 风格特色
元代诗人苏天民是字尧叟,保定人,官至南台监察御史。以下是关于他的作品及其背景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字号爵里:苏天民,字尧叟,保定人,其诗集中没有具体作品集的详细信息可供参考。 - 官职经历:他曾担任南台监察御史,这反映了他在元朝时期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在元朝的政治背景下,作为监察御史,他的诗歌创作与当时的政治氛围密切相关。 2. 诗歌特点 - 风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