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灵
【注释】 1.送:临别赠言。 2.祖席:饯行之宴。 3.初分酒半酡:指饮酒未尽,脸已微红。 4.相看:相互看着对方。 5.生憎:非常讨厌。 6.柳色:柳枝颜色。 7.岐路:岔路口。 8.棹歌:船夫摇船唱歌的声音。 9.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峰。 10.簪组:簪子与束发的丝带。这里用来形容官宦人家的生活。 11.薜萝:指隐居之地。 【赏析】 这首送别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王勃(约650—约676)
次梁学泉吏部徐州舟中夜酌之作 石仄江逾劲,峰回日易斜。 归鸿迷极浦,飞鹭落平沙。 越客同杯酒,春光正柳花。 相看仍意气,行路莫深嗟。 注释: - 石仄江逾劲:形容江岸陡峭,水流湍急。石仄指的是岸边的岩石,江逾劲则形容江水强劲有力。 - 峰回日易斜:山峰起伏,太阳也容易向西倾斜落下。 - 归鸿迷极浦:归巢的大雁迷失在远处的湖边。迷极浦表示大雁迷路到了很远的湖泊或河流边。 - 飞鹭落平沙
祖席初分酒半酡,相看无奈故人何。 生憎柳色临岐路,况听春声入棹歌。 旧国云山何处是,他年风雨忆君多。 祇缘簪组能相绊,未得相从访薜萝
石仄江逾劲,峰回日易斜。 归鸿迷极浦,飞鹭落平沙。 越客同杯酒,春光正柳花。 相看仍意气,行路莫深嗟。
明代诗人王凤灵,字应时,是明朝时期一位具有文学成就的文人。以下是关于王凤灵的介绍: 1. 生平简介:王凤灵,字应时,莆田人,是正德年间的进士。他历任淮南太守和陕西堤学,是一位有着丰富政治经历的官员。他的仕途虽不算显赫,但他对文学的贡献却是不容忽视的。 2. 文学成就:王凤灵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情感的表达。通过他的诗篇,读者可以感受到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明代诗人王凤灵,字应时,是明朝时期一位具有文学成就的文人。以下是关于王凤灵的介绍: 1. 生平简介:王凤灵,字应时,莆田人,是正德年间的进士。他历任淮南太守和陕西堤学,是一位有着丰富政治经历的官员。他的仕途虽不算显赫,但他对文学的贡献却是不容忽视的。 2. 文学成就:王凤灵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情感的表达。通过他的诗篇,读者可以感受到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