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庆
【注释】 梦中一首:梦里的一首诗。 河阳郡:古地名,在今河南孟县东南,汉、北魏时都曾置县,后废为镇。 洞府:指仙境,这里比喻隐居之所。 白云:指天空中飘浮的云彩。 红叶:指秋天树上的红色树叶。 秋:季节名,即秋季。 【赏析】 此诗写诗人游仙之梦。首二句写欲游仙境先游人间;三、四句写梦中所见,天上白云满天,地上红叶满地,但不知已是深秋。全诗构思新颖,意境幽美
注释: 1. 寒雨乘秋细,轻云绕屋低 - 描述的是秋天的冷雨和低垂的云彩。 2. 清樽思对榻,白发却冲泥 - 诗人在清樽中思考着,但白发却沾染了泥土。 3. 曲径花将落,平林鸟倦啼 - 描述了曲径上花朵即将凋谢,而平树林中的鸟儿也已经疲惫地叫着。 4. 振衣吾扣访,一醉豸坊西 - 诗人振衣准备前往,以酒为伴,去往豸坊西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诗人情感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
诗句解释 1 远浦渔舟小,寒天柿叶稀:描述的是一幅冬日捕鱼的场景。“远浦”指的是远处的河岸,“小”可能是指渔船不大,或者是因为距离遥远显得小。“寒天”表示天气非常寒冷。“柿叶稀”则是指柿子树上的叶子很少,可能是由于天气寒冷而使树叶脱落或枯萎。 2. 归心正愁绝,一雁夕阳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归心”指的是回家的心,可能是因为长时间在外工作或生活导致的思乡之情。“愁绝”表示愁绪到了极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对诗句的理解上。涉及的考点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使用词语,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等。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句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并补充内容。本题要求学生注意把握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如“茅店”“音书”等,并据此展开联想和想象,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 【答案】 ①山里寂寞无人烟,春风未到花儿不开
岁末寒冬,寒气逼人,我坐在祁县的夜晚。 在长歌吟唱中,乘着晚风吹拂着我的身体。 对于荒凉的小县城,我感到怜惜;而对于天真的孩子,我真是喜爱。 雪覆盖着残破的柳树,衰老的脸庞叹息着随风飘转的蓬草。 旅居他乡的心情难以入眠,徘徊在画廊东边。 注释: - 岁暮寒仍急:岁末寒冬,寒气逼人。 - 长歌乘晚风:在长歌吟唱中,乘着晚风吹拂着我的身体。 - 荒凉怜小县:对于荒凉的小县城,我感到怜惜。 -
【注释】 聚首:聚集在一起。良会:好时光,好机会。相看:互相看望。兴:兴致。思:怀念。故国:故乡,这里指京城。京华:京城。落日催行李:夕阳西下,催促人收拾行装。天风吹乱鸦:天风吹动,使乌鸦惊飞。木兰花:即“木棉花”,一种落叶乔木,叶子椭圆形,羽状复叶,圆锥花序顶生,花瓣五片,红色,夏季开花。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在宴会上与朋友相聚时的感怀之作。全诗以“聚首成良会,相看兴亦嘉”起句
城南有迁客,舍馆邻都郊。 画角隐高阁,苍鹰俯孤巢。 白坡有佳人,海内鲜比交。 所以倾盖情,古人谓投胶。
江城蒲草日芳菲,梅子青青尚未肥。 自在柳花飞薄暮,轻盈白鸟下渔矶。
万里云山起梦愁,风帘落日下银钩。 谁家吹笛沧洲外,一夜相思欲白头。
绣帘小阁迥添愁,绿遍长安芳杜洲。 花发未应春易老,东风燕子度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