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绍芳
安绍芳,明代诗人,字茂(懋)卿,号砚亭居士。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简介:安绍芳,字懋卿,号研亭居士,后更名泰来,字未央。他是明常州府无锡人,生于1548年,卒于1605年,享年五十八岁。安绍芳是安如山之孙、安希尧之子,他的出身和家庭背景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环境。作为一位文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和竹石画,其作品风格清新高雅。 2.
明代安绍芳《送曾中丞入蜀》释义
【注释】 玉节:指代朝廷颁发的符节。鸣笳吹角:形容军队行进时发出的声音。天边:指蜀地的边界。剑阁:古称剑门,在今四川省剑阁县西,地势险要。栈道:古代在险要的地方所修的栈桥。巴江:长江的支流,源出四川奉节县。锦城:成都的别称,因为成都一带出产蜀绣。檄:征召或征讨的文书。新喻:地名。八阵图: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兵法之一。 【赏析】 此诗是送别曾中丞入蜀之作,写景抒怀
明代安绍芳《旅泊》释义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通晓诗歌大意,抓住关键语句,结合题目要求,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概括与阐释。“秋尽仍为客,江寒独系舟”,意思是:秋风已尽,我还做客他乡;寒冬将至,我独自泊船靠岸。两句写出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凄凉景象。“微霜下木叶,远火露苹洲”两句写景,以自然景观来渲染羁旅愁情。微霜飘落,木叶凋零,远望江上火光映照在沙洲之上,景色凄清,诗人触景生情
西林三十二景诗 其十六 沃邱
乞得袈裟地,青山如沃州。 欲知无着心,面面清溪流。 稍容支许辈,乘筏来溪头。
西林三十二景诗 其十五 爽台
层台一何旷,修竹有爽色。 披襟清风来,往往堕巾帻。 白云自满地,上有苍麛迹。
西林三十二景诗 其十四 虚籁堂
结茆空山中,冥心契元寂。 时闻虚籁生,复闻虚籁息。 倦开齐物篇,高枕青山色。
西林三十二景诗 其十三 晨光坞
朝曦出东岭,明霞相与鲜。 松露湿未晞,花源澹浮烟。 道人隔岩宿,独藉孤云眠。
西林三十二景诗 其十二 石道
石道苍翠间,窈窕绝尘鞅。 麋鹿日以骄,薜荔日以长。 独有青岩云,倏忽自来往。
西林三十二景诗 其十一 兰岩
芳兰罥幽石,清芬散岩阿。 相思隔美人,纫佩当如何。 庶保空谷姿,幸免当门锄。
西林三十二景诗 其十 醉石
沉醉寄情真,片石亦名醉。 溪风吹不醒,山月照清寐。 惟应刘公荣,箕踞日相对。
西林三十二景诗 其九 松步
朗啸长松下,松风答清响。 夜来春雨歇,遍地紫芝长。 昼日不逢人,独自披鹤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