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仍为客,江寒独系舟。
微霜下木叶,远火露苹洲。
无那风前雁,偏生枕上愁。
孤帆明更发,何处复淹留。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通晓诗歌大意,抓住关键语句,结合题目要求,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概括与阐释。“秋尽仍为客,江寒独系舟”,意思是:秋风已尽,我还做客他乡;寒冬将至,我独自泊船靠岸。两句写出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凄凉景象。“微霜下木叶,远火露苹洲”两句写景,以自然景观来渲染羁旅愁情。微霜飘落,木叶凋零,远望江上火光映照在沙洲之上,景色凄清,诗人触景生情,更增添了几分羁旅之愁,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凉的情感。后四句是诗人因思乡而引起的愁苦,“无那风前雁,偏生枕上愁”一句中“无那”二字表明无奈,“偏生”表明偏巧。诗人想到鸿雁南飞,便勾起思乡之情,又因为思乡而失眠,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因此更加忧愁。“孤帆明更发,何处复淹留。”诗人看到一叶孤舟正在起航,不禁想起故乡的山水、亲人和朋友,但是自己却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发出一声长叹:“何处复淹留?”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和羁旅愁怀。

【答案】

(1)译文:秋风已尽,我还做客他乡;寒冬将至,我独自泊船靠岸。微霜飘落,木叶凋零,远望江上火光映照在沙洲之上,景色凄清。触景生情,诗人更加忧愁。鸿雁南飞,唤起思乡之情,也引起诗人失眠,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因此更加忧愁。看到孤舟即将起航,诗人不禁想起故乡的山水、亲人和朋友,但是自己却无法回家,于是发出感叹:“何处复淹留”。

(2)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首句点出时令已至深秋,说明时间过得很快。次句写自己仍在外漂泊,依然像客人一样寄居他乡。三句描写景物,通过景物来渲染自己的羁旅愁绪。四句写自己思乡心切。最后一句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和羁旅愁怀。全诗情景交融、浑然天成,感情真切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