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祚
【注释】 逢:拜访。破瓢道人:即吴少君,唐代高僧。吴少君,唐末僧人。俗姓朱,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山人:隐士。一瓢:指陶渊明《归园田居》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诗人自比陶潜,以一瓢为象征。 时时:经常。负肩背:背着。肩背是双肩及后背的意思,形容经常背着。 贻我:赠给我。巨胜花:一种珍贵的植物,又称“天香”,生长在高山上,气味芬芳。白羊队:指唐朝诗人李商隐,他的诗才横溢
诗句如下: 琉璃光润绝尘埃,咫尺甘霖遍九垓。 注释:琉璃光泽润泽,不沾尘埃,雨水如同神灵的恩赐,遍布大地各个角落。 译文:琉璃光泽润泽,不沾尘埃,雨水如同神灵的恩赐,遍布大地各个角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琉璃光润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雨水如神灵之恩赐,滋润着大地,使万物复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自然景色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注释】 殿庭:宫殿庭院。 香蔼:香气浓郁。 道:道路。 行:行走。 肃肃:形容严肃的样子。 讲臣:指讲官,皇帝的顾问或谏议大夫。 鹄立:鹄鸟立于高显处,比喻人立得端正。 金莲:即金线莲,是名贵的观赏植物。 先生:对人的尊称。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皇帝与大臣们在一起时的情景。首句写殿庭,殿庭中香气四溢,直通云霄,令人神清气爽。第二句写台阶上,炉烟袅袅上升,夹着一道道烟气从台阶上行去。第三
注释:净业寺的僧人楼阁灯火闪烁,如佛火一般映照着空荡的山潭;李广桥低矮,积水含着水波,仿佛是佛光普照。一夜朔风吹动树梢,蓟门飞雨遍洒城南。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寺庙中泊船的情景。诗人以“净业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诗中通过描写寺庙中的僧人楼阁灯火闪烁,以及李广桥低矮、积水含着水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庄重的氛围。而夜风、树梢等元素,又增添了些许生动感。全诗简洁明快,语言优美
诗句: 水净一匹练,山围六扇屏。 译文: 湖水清澈如洗,犹如一幅匹练;群山环绕,宛如六扇屏风。 注释: 1. 水净一匹练:这里的“水”指的是湖中的水,清澈得仿佛一匹白色的绢布。2. 山围六扇屏:形容群山环抱,形态如同六扇屏风。3. 春风才几日,药甲已先青:春天到来的时间并不长,而药物的种植却已经提前开始生长出新芽,意味着春天的生机盎然。 赏析: 此诗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景,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
【注释】 1. 即景:写眼前景色。 2. 秋风:秋风起时。 3. 靡吹:随风飘舞的样子。 4. 芦花里:芦苇丛中。 5. 相呼:相互呼唤,互相招呼。 6. 隔岸人:隔着江岸的游人。 7. 声堕:声音低落、消逝。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季江南水乡风光的诗歌。首句“秋风靡靡吹”,以秋风的轻快来描绘秋天的到来。第二句“舟入芦花里”,描绘了船只在芦苇丛中的情境
徐五脩招游九峰三泖之胜晚过斜塘赋此 诗句: 月落风微何处钟,斜塘岸岸柳惺忪。 疏星数点布棋局,宿鸟一群冲钓𦨰。 潮水渐生黄歇浦,野花齐放陆机茸。 故人拟赠丹砂诀,商榷栖山第几重。 译文: 月光落下,微风轻轻吹拂,远处传来钟声,斜塘岸边的柳树摇曳生姿。稀疏的星星点缀着夜空,犹如棋盘上的棋子。宿鸟们欢快地在湖面上游弋,仿佛在享受钓鱼的乐趣。随着潮水的上涨,黄歇浦的景色愈发迷人,野花遍地开放
《自北雁荡逾南雁荡观龙湫瀑布作》是南宋文学家杨万里的一首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共28个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灵域岧峣隐不知,中藏七十二峰奇。 “灵域”指的是仙境或神秘的地方。“岧峣”形容山高而峻峭。整句意思是说在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山峰高耸入云,其中隐藏着许多奇特的景象。 2. 披衣正在烟深处,到面初无雨歇时。 “披衣”意味着打开衣物,准备外出。“烟深处”形容景色如仙境一般
【注释】麻衣和尚:即布袋和尚,唐代僧人。嗜酒:喜欢喝酒。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赠给麻衣和尚的一首偈语。诗人以酒喻人,说世人饮酒,其实都是被酒所迷惑;麻衣和尚饮酒,却是在悟道,所以诗人称他是“醉中仙人”。 首句说世人爱喝米酒,实际上米酒就是米汁。第二句说世人自谓清醒,其实他们颠倒黑白,是非不分。第三四句说明麻衣和尚饮的是米汁,不是酒,而且他喝醉了酒,也是在悟道而不是糊涂
注释: 东边小村庄旁的河流,西边小桥下边流水。 洗涤衣帽的人不在那里,到处是浴沙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首句“东雉村边水,西沟桥下流。”描绘了东边的村子旁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河,而西边的桥下也有流水。第二句“濯缨人不至,处处浴沙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洗涤衣帽之人的缺席,使得小河边上的沙鸥无处洗浴的遗憾之情。全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