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图景,展现了古代帝王治国安民的理想境界。下面是逐句释义与相应的译文: 1. 颁历恭纪 - 诗句释义:颁布日历,恭敬地记录。 - 译文:在清晨,太阳刚从阊门升起时,我们便开始记录这一年的历史事件。 2. 阊门开晓日,玉律下云边。 - 注释:阊门指的是南京的正南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城市关口之一。晓日指的是早晨的阳光。玉律指的是美好的法律或规定。云边指天空的边缘。 - 赏析
太学释奠同郭美命行分献礼毕周览桥门石鼓归涂成二十韵 上丁迟日丽,咸秩辟雍先。 释奠周官礼,安歌鲁国弦。 质明期敢后,分献典宜虔。 宿鸟初离树,残星尚在天。 百夫趋陛戟,万舞列宫悬。 次第陈牺象,从容执豆笾。 班居元老次,位近素王偏。 十子升堂旧,千春配享专。 循阶登降数,荐帛节文全。 小大从于迈,东西互折旋。 黄流才灌地,朱燎已生烟。 毕奏咸和曲,徐收广殿筵。 更衣辞鹭序,散胙得羊肩。
诗句:摩诃庵外袖吟鞭,繁杏春开十里田。 曾与村翁旧相识,看花不费酒家钱。 译文:在摩诃庵外,我骑着马挥舞着鞭子,杏花盛开如同一片十里长的花海。曾经与村中的老人是旧识,看花时无需花费一文钱。 注释:摩诃庵:位于浙江秀水县的古寺,诗人经常前往赏花。袖吟鞭:形容诗人骑马行走时的从容姿态。繁杏:众多且盛开的杏花。春开十里田:描绘了杏花盛开的景象,宛如一条通往春天的通道,绵延数里。曾与村翁旧相识
嘉禧寺 山墙围作化人城,榆柳阴浓信客行。 注释1:嘉禧寺是位于山西五台县的一座名刹,因唐代大诗人王维曾游此而留下诗篇而得名。“山墙”指寺院四周高高的围墙;“化人城”即化人镇,古时为佛教僧人修行的地方。“榆柳阴浓”意指寺院四周的榆树和柳树茂盛茂密,枝叶交错形成了浓郁的树荫。“信客行”是指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寺院内行走。 始信精庐风日好,秋深犹绿牡丹坪。 注释2:精庐指寺庙内的僧房
江上夜泊 江上扁舟一叶轻,夜深灯火灭还明。 枕函未作寒山梦,卧听潮声带雨声。 注释:江上的小船像一片树叶一样轻盈,夜晚的灯光熄灭后还能照亮四周。枕头没有做成寒山梦中的那种样子,躺在床上听着潮声和雨声。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上的夜景,展现了诗人在寂静中对自然景象的感受和思考。诗中的“扁舟”、“夜深”等关键词都体现了夜晚的宁静和寂寞,而“灯火灭还明”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秋入香山寺 【注释】:秋,季节名。秋天;香山寺,位于今陕西西安市南郊,唐代长安城内著名的佛寺之一。 【译文】:秋天到了香山寺。 【赏析】:诗的开头一句点明时间、地点,为全篇定下了基调,即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香山寺的幽静画面。 山半松门度石梁,流泉决决响僧廊。 【注释】:山半:一半,半山腰。松门:松林小门。石梁:石砌的桥梁。决决:泉水奔腾的样子。僧廊:僧侣居住的走廊或房间。 【译文】
秘魔崖 秘魔崖陡峭苔藓斑驳,千年卢师离去不回还。 悬崖上还有澄澈的潭水二龙子,日落时分归处山雨连天。
【注释】 西山:指杭州的西湖。湖,水名。 芍药阑边花气收:芍药栏边,即芍药花旁。花谢,香气已散。收,收敛。 鸬鹚(núcí)谷口: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鸬鹚,一种水鸟。 断云浮:云雾缭绕。浮,飘荡。 倦游:久居异乡,游历过多而厌倦了。爱说:喜欢说。 先试:先尝试一下。西湖一叶舟:泛指西湖中的一条小船。这里用“一叶”暗指诗人自己。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年),当时诗人客居杭州
洪光寺 石门几曲转丹梯,圆殿僧同怖鸽栖。 指点游人下山路,酒旗风飐夕阳西。 注释:石门有几处拐弯,通向丹梯;圆殿的僧人与鸽子一样,栖息在这里。指引着游客走下山路,酒旗在风中飘扬,夕阳西下时更加鲜艳。 赏析:这首诗是描写洪光寺的美景和游人的活动。首句“石门几曲转丹梯”,描绘了石门的曲折和通往丹梯的道路,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氛围。第二句“圆殿僧同怖鸽栖”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晚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体会,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中官丙舍即花宫,松柏林前梵磬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官的住所就像是一座华丽的宫殿,而松柏林则像是宫殿前的庭院。这里的“花宫”指的是中官的住所,而“松柏林”则是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生动描绘。 "试向精庐高处望,楼台金碧夕阳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站在高处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座座楼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