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道贯
七夕怀旧作 忆昔重光岁,兹辰乞巧时。 明河天外落,乌鹊望中疑。 已作千秋别,空馀此日思。 寂寥虚夜月,原草正离离。 注释: 1. 忆昔重光岁,兹辰乞巧时。——回忆起过去的重阳佳节,这个七夕节的乞巧之时。 2. 明河天外落,乌鹊望中疑。——明亮的银河从天边落下,乌鹊在天空中飞过,让人感到疑惑。 3. 已作千秋别,空馀此日思。——已经度过了千秋岁月的分别,只有这一天的思念。 4. 寂寥虚夜月
【注释】 翛然:闲适的样子。草阁:即草舍,简陋的居所。俯:俯瞰。永日:长日。村村:处处。农事:农耕劳动。喧:热闹。黄犊耦耕:黄牛和女子一起耕作。春草合:春天的草丛茂盛。白鸥双起:白鸥成双飞翔。夏云繁:夏天的云层繁多。踏歌田父行收穗:田间农夫踏着歌声收割麦子。抱瓮山童自灌园:山上的儿童抱着水罐给菜园浇水。见说夜来新雨足:听说晚上下了新雨。畦蔬:菜畦里的蔬菜。小摘:随意采摘。傍开尊:靠近酒樽。 赏析
独树梅花倍可怜,为伤迟暮得愁先。 物华莫负登临兴,时序频催犬马年。 眼底云光偷碧海,歌中雪色照瑶篇。 因君转忆扬州事,官阁于今月正圆。 注释解释: 1. 独树梅花倍可怜:指梅花孤零零地独自开放在树枝上,显得格外可怜。 2. 为伤迟暮得愁先:因为感到岁月已逝而感到忧伤,忧愁往往比实际发生还要早。 3. 物华莫负登临兴:不要辜负这美好的景色和登高远望的情趣。 4. 时序频催犬马年
屿柳 近水相将发故枝,隔年犹自飏垂丝。 江南消息君知否,正是鹅黄未著时。 诗句解读 1. “近水相将发故枝”: - 这句诗描述了屿柳在近水的环境下生长,其老枝也得以重新焕发生机。 - “相将发故枝”表达了屿柳在适宜的环境中,不仅新枝生长,旧枝亦能恢复生命力的景象。 - 通过这种描述,诗人传达了自然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理念。 2. “隔年犹自飏垂丝”: - 这句强调屿柳即使在隔年的春天
无题 霞衣月貌翠云翘,十五盈盈别样娇。 不惜明珰装堕马,谁同弄玉学吹箫。 人间信有鸳鸯冢,天上宁无乌鹊桥。 最是荷花心独苦,田田荷叶不通潮。 注释: - 霞衣月貌翠云翘:用“霞衣”形容女子的服饰美丽如晚霞,“月貌”指其面容如月亮般皎洁,“翠云翘”则描绘了女子头上装饰着翠绿色的云状发饰。 - 十五盈盈别样娇:十五岁的女孩身材苗条,举止优雅,别具一番娇媚可爱。 - 不惜明珰装堕马
诗句输出: 绣户春寒昼未温,离亭杨柳拂青尊。 译文注释: 在春天寒冷的早晨,我打开家门,发现窗户紧闭,外面的世界还沉浸在寒冷之中。远处的离亭旁,杨柳婆娑,轻轻拂动着青翠的樽杯。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冬日里感受到的寒意以及柳树摇曳的景象,表达了他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和对温暖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感慨
注释如下: - 落日照前溪:夕阳的余晖照耀着前方的溪流。 - 倒影映红树:溪水中的倒影映射出了红色的树木。 - 幽人不出山:隐士不下山来,过着隐居的生活。 - 白云自来去:白云自由自在地飘来荡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通过“落日照前溪”、“倒影映红树”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山水之间
古意 侬心似青镜,郎心似皎月。 青镜无回光,皎月有圆缺。 你可以通过的搜索结果中了解到了这首诗《古意》的背景和作者李颀。这首诗通过描述边疆戍楼的情景来展现军旅生活的豪放与悲壮。首六句写戍边豪侠的风流潇洒,勇猛刚烈。后六句写见得白云,闻得羌笛,顿觉故乡渺远,不免怀思落泪。离别之情,自然流露。 诗的首联“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描述了男儿的勇敢和豪情。这里的“幽燕”指的是古代地名
【注释】: 吴娘:古代对吴地歌女的一种美称。 学歌舞时:指年轻时。 十千酬一噱:以高价买笑,即“以色事人”。噱,通“谑”,戏弄、取笑之意。 秋来舞袖长:指秋天到来,女子的衣袖也渐渐长起来了。 殷勤为谁著:指为什么这样勤劳地为别人服务。 【赏析】: 这是一首写吴地歌妓生活与命运的诗。全诗共四句,前三句是说吴娘年轻时以歌舞卖淫为生;后一句是说吴娘为了谁而操劳?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吴娘的生活之苦
注释: 烟和梅树被春雾笼罩着,花朵娇嫩而耐寒。在姑射山上,有位神仙,隔着绛纱就能看到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描绘了春日里梅花的娇艳,以及神人对它的欣赏,同时也表现了人间对仙境的向往。 首句“烟梅”指的是烟雾缭绕下的梅花。这里的“烟”是形容云雾弥漫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梅”则是指梅花,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坚韧和美丽。 第二句“青霭春笼树”,描述的是春天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