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季清
【注释】 孤城:指镇江。半关:一半有城门,一半是水路。接山:江水与山相连。数声:几声。龙髯:指文天祥的胡子。陈阁老:指陈亮。新城:今属江苏丹徒区。陈阁老曾为新城(今江苏省丹徒县)主簿。题诗:在城楼或城墙上题写诗篇。厓山:在今福建省。文天祥被俘后,就义于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南)。雨风:风雨交加的景象。埋:埋葬。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镇江新城一带的生活场景,通过描绘渔夫、酒家和卖鱼人的生活情景
丽山樵唱 大山巉岩多险阻,小山秀丽应可数。 平林风月人语稀,隔山日听樵人斧。 斧声丁丁鸟嘤嘤,临流款乃溪谷鸣。 观棋自顾归去晚,何人五十行负经。 1. 释义与译文: 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地形的山林景象以及樵夫的劳动场景,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 2. 注释: - 大山巉岩多险阻:指大山陡峭、险峻且多障碍。 - 小山秀丽应可数:表示小山虽然不雄伟,但风景秀丽,值得一数。 - 平林风月人语稀
【注释】 文翁耸翠:文翁耸翠指的可能是山峦叠嶂,山峰高峻,青翠欲滴。 峨峨亘古清复清:形容山峰巍峨,历史悠长,景色清新宜人。 厓山一视海底日:指站在崖上可以看见海平面上的太阳。 洪涛朝夕相呼争:描述海浪与雷声日夜相呼应、争斗的景象。 振衣一笑凌绝顶:形容文翁站在山顶之上,意气风发,从容不迫地欣赏四周的美景。 凛风浩浩天地永:形容文翁站立在山顶上面对的气势恢宏、永恒不变的景象。 蜀山剑阁高嵯峨
延华弄月 春天的景色,二十日的花容含苞待放,露水在花间闪烁。 露珠如同瑶台的珍珠一般晶莹,倒映出琉璃般的清光。 谁家的女子,夜半时分打开了宝镜?她的美,犹如珍珠般璀璨,装点着静谧的妆台。 她的眉毛上沾满了香露,紫绡衣上也留有香气,她坐在温暖的红尘帐中,鸳鸯相伴飞舞。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画面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夜晚形象。诗人通过对花、露、宝镜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春容二十花冥冥,露华还逐瑶台生。 朱阑锦柱梦蛱蝶,琉璃倒浸寒玉清。 谁家夜半开宝镜,珠光艳艳妆台静。 娥眉香渍紫绡衣,红尘帐暖鸳鸯飞
孤城半关隔千里,一水接山山接水。 小舟两两天际来,数声柔橹波涛里。 解蓑系缆当市前,卖鱼沽酒醉即眠。 新城题诗陈阁老,厓山风雨埋龙髯
大山巉岩多险阻,小山秀丽应可数。 平林风月人语稀,隔山日听樵人斧。 斧声丁丁鸟嘤嘤,临流款乃溪谷鸣。 观棋自顾归去晚,何人五十行负经
隔海之上何以名,峨峨亘古清复清。 厓山一视海底日,洪涛朝夕相呼争。 振衣一笑凌绝顶,凛风浩浩天地永。 蜀山剑阁高嵯峨,文翁之化今若何
明代诗人汪季清,字伯安,号阳明子,是一位在明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诗人和文学家。 汪季清的诗词全集包括《延华弄月》等四首诗,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艺术造诣。他的诗歌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境深远,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与文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这些诗作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
明代诗人汪季清,字伯安,号阳明子,是一位在明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诗人和文学家。 汪季清的诗词全集包括《延华弄月》等四首诗,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艺术造诣。他的诗歌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境深远,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与文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这些诗作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