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淳
【注释】: (1)胡参议:指胡曾,曾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后因触犯权臣被贬,退居乡里。致仕:辞官归隐。 (2)封书:给皇帝上书。 (3)五云间: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朝廷。 (4)悬车:古代官员告老还乡,可以带上家产,不必乘车上朝,故称“悬车”。 (5)忧国:为国担忧。 (6)双鬓改:形容头发变白。 (7)归田:辞官归隐田园。 (8)兰舟:用兰草装饰的船,泛指小舟。 (9)钓鸥
《闲居》赏析 “天上抽簪万里回,秋风黄菊满篱开。”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诗人抬头仰望,仿佛天外有天,而低头望去,菊花盛开的篱笆显得格外醒目。在古代,文人墨客常以菊喻志,菊花在深秋绽放,不畏霜寒,寓意高洁坚贞。诗人通过“抽簪”这个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官场束缚的不满。 “翟公不复为廷尉,辜负交知日往来。”这里的“翟公”指的是西汉时期的翟方进,他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廷尉
封书遥奏五云间,诏许悬车万里还。 忧国不知双鬓改,归田且喜一身闲。 兰舟坐钓鸥分月,茅屋钩帘雨满山。 自此总无轩冕梦,烟霞长护旧柴关
沈淳是明代诗人,字惟厚,号拙庵,嘉兴人。他生于15世纪(宣德四年),卒于15世纪(正统八年),享年八十七岁。 不妄言笑,他的弟子时期也遭遇了家中的妖淫之事,但并未因此影响他的品行。在科举考试中,沈淳通过乡试,并在正统元年(1436年)成功考取进士,成为朝廷官员。他曾担任过刑部主事等职务,并历任多个职位,直到去世。沈淳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有诗作被后人收录于《拙庵集》之中
沈淳是明代诗人,字惟厚,号拙庵,嘉兴人。他生于15世纪(宣德四年),卒于15世纪(正统八年),享年八十七岁。 不妄言笑,他的弟子时期也遭遇了家中的妖淫之事,但并未因此影响他的品行。在科举考试中,沈淳通过乡试,并在正统元年(1436年)成功考取进士,成为朝廷官员。他曾担任过刑部主事等职务,并历任多个职位,直到去世。沈淳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有诗作被后人收录于《拙庵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