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淮
早发巢县暮宿金城寺 烟霭市上青,霜露草根白。 日出鸡尚鸣,墟落溪南北。 涉野多寒风,枯杨何萧索。 山川莽迢递,岁晏道路迫。 王事苦未休,惨澹逾郡国。 暮逢禅房幽,且复舒枕席。 【注释】 1.巢县:古县名,在今安徽合肥市境内。 2.市上:指市中。青:青烟弥漫。 3.草根白:霜降后,草根上的露水凝结成冰,颜色变白。 4.鸡尚鸣:公鸡报晓声。 5.墟落:指村落、乡村。 6.寒风:冷风。 7.枯杨
【注释】 《赠溪干公八十》,是唐代文学家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赞美友人的长寿为主旨,全篇用典巧妙,意蕴深长,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和对生命的感慨。 黄金:指古代官员戴在头上的冠饰,这里借指官服。横带(tài):即“玉带”,一种装饰品,用彩色丝绳或玉石制成。发如银:头发白得像银子一样。发:泛指人的年岁或头发。 跻:升进,上升。逾(yú):超过。精神:这里指人的精神饱满、有朝气。 三月
复送顾华玉:再次送别顾华玉 限韵限体:限定诗的韵律和形式 凉生六月:夏天来临 蓟门秋:蓟门,古地名,指北京 浩荡河山:壮丽的山河 景茜舟:景色如茜草般鲜艳的小船 渺渺云兼江燕没:渺渺,形容云彩飘荡的样子;江燕,指燕子;没,消失 娟娟烟傍渚花浮:娟娟,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渚,小洲;花浮,花在水中漂浮 高天灏气开行色:高天,天空;灏气,宏伟的气势;开行色,展开行色 沧海文星彻舵楼:沧海,大海;文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基本表达技巧的能力。 首联“西塞山前列亭障,剑气凌云意何壮”中“亭障”指古代边防哨所,这里代指边疆;“剑气”指气势磅礴的雄壮景象,“凌云”指直冲云霄;“意何壮”指壮志豪情,表达了作者希望李献吉收复失地,为国立功的心愿。 颔联“汉家诸将收匈奴,功名早致麒麟上”,意思是说汉代的将军们收复了匈奴,他们建功立业,很快就被朝廷封赏为高官厚爵,就像麒麟一样尊贵。
【注释】 青骢:马名,这里指战马。蹴踏:践踏,踩。高柳玄蝉:指柳树、蝉鸣。蓟门春日啼莺:指春天的蓟门城,莺歌嘹亮。 【赏析】 《送李献吉饷军宁夏》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送别的同时,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也表达得非常真切。首句“远道青骢何蹴踏”中的“蹴踏”,用来形容马蹄声,表现了作者对友人出征的关切和对战事的担心。第二句“高柳玄蝉苦嘈咂”中的“嘈咂”,用来形容蝉鸣声
【注释】: 泛太湖:泛游太湖。 银汉槎(cu4):银河中的船。古人传说有天河、银汉,在天河中有一条星槎,船上有牛车般的大车轮子,是天帝所造。这里指银河上的船。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写的是作者泛舟太湖的所见所感。首联“一叶烟波艇”写出了泛舟太湖时的情景,“如乘银汉槎”则描绘出泛舟时的壮阔景象,诗人想象自己乘坐银河中的船只,遨游太空,非常惬意;颔联“秋来万里兴”
【注释】中舍:县令的别称。过家:访问家中。 朝出城东门,送子还故乡。 故乡多白云,登高重心伤。 风生潞河渚,那能共舟航。 纤纤蒲芽短,青青柳条长。 柳条不系行,蒲短空在傍。 平安千里音,凭君达高堂。 【赏析】此诗是作者送别友人徐德章时所写的。诗写送别的场景与心理活动。首句交代送别地点和时间,二、三句写送别时的心情,四、五句写送别的环境,六、七句写友人临别时的嘱托,最后两句写对友人的祝愿。
诗句释义 1 “白日野中微,浮霾结朝阴”:白日虽然在野中显得微弱,但天空中的浮霾却结成了朝天的阴云。 2. “送子远行役,踯躅伤我心。岂无良朋俦,不如子同音。”:我送你远去服役,心中徘徊不已,难道没有好朋友相伴?但我不如你与我心意相通。 3. “寂寞投穷荒,谁能念浮沉。”:我独自寂寞地投奔到荒凉的地方,谁能体会我的浮沉之苦。 4. “愿为双玉轸,相随丽瑶琴。”:我愿意化作一对美丽的玉轸
银鲈重引江湖兴,金掖初分鸳鹭群。 白水春帆瞻细雨,青天绝塞送孤云。 注释:银梭鱼在江湖里游动,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皇帝的御用船只刚刚分开,像鸳鸯和鹭鸶一样排成一队。春天时,白色的波浪上扬着船帆,看着远处细密的雨点,而天空中却有一股孤云在飞驰,这景象让诗人想起了离别。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任的惋惜和不舍之情。首句“银鲈重引江湖兴”,诗人通过描绘银梭鱼在江湖里游动的情景
注释:送别钱水部归乡,张公洞深处白日如裂开,吴溪水热,青蘋香。梦中的风土并不恶劣,他年我们都要回到故乡。 赏析:此诗是诗人送别钱水部归乡而作。首联写钱水部在无锡任职期间,政绩显著,深受百姓爱戴。颔联描绘了无锡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钱水部的思念之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对未来相聚的期望。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送别友人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