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自鸣石》。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峨峨南山石,逗影青云连。 注释:巍峨的南山之岩石,映照出与天相接的云彩。 赏析:首句描写了一块高大而雄伟的石头,它矗立在山中,仿佛是大自然的守护者。接着,作者将这石头置于广阔的天地之间,与连绵不断的白云相接,形成一种宏大而壮丽的景象。 2. 时来忽长鸣,声若雷霆喧。 注释:有时它忽然发出长长的鸣响,声音如同雷霆般响亮。 赏析
【解析】 此诗以飞锡峰为题,描绘了一位隐士的行踪、心性以及隐逸生活。首联写这位上人在山中隐居修行,他的居处就设在飞锡峰。“飞锡”指僧人乘坐的锡杖,是佛教徒的一种法器,用来行走在云外,故称“飞锡”。颔联写这位隐士的超脱与洒脱。“去留渺莫测”,意谓自己身随心动,来去自如,无法揣测;“心与浮云同”,意谓心境恬淡如云,飘然无着,不拘于形骸。颈联写这位隐士在深山中修行,他潜修几经年月,终得大悟,瞬息之间
题叶仕晦后山亭 濑溪一水清如玉,两岸蒹葭映寒绿。 白云深处后山亭,四畔乔松覆修竹。 迎风八面窗棂开,萧然一径生莓苔。 房栊白日琴书静,诗酒长年嘉客来。 主人相对情何极,引麈谈玄罄平昔。 似结山灵泉石盟,岂伊朝市云泥隔。 天书昨夜徵岩扉,束装远赴招贤期。 一官海邑香名遍,千里云山辙迹稀。 三年涖政多嘉绩,云外飞凫快双翼。 考最天官衣锦归,叙情乡旧论心日。 时维秋暮天宇清,纷纷篱菊繁金英。
【注释】 凝霜树:即秋霜树。凝,凝固。嘉木:美好的树木。离离:明亮的样子。丽晴旭:晴朗的朝阳。曙色凝参差:曙光初现时,天色渐渐变得模糊不清。恍疑云锦张:仿佛是云彩铺开。乍若霞彩施:犹如彩霞一般绚烂。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首联写南山之木经霜后更显翠绿,色彩斑斓;颔联写东风和晴日将阳光照射在枯枝上,使枯枝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芒;颈联写一夜霜后,曙光将天地万物照得一片光明;尾联写霜后的树木更加美丽迷人
飞仙岩 高台耸云汉,壁立何崔嵬。 昔年有仙人,跨鹤兹山来。 飧霞炼金鼎,九转超凡胎。 空馀松下石,积雨生莓苔。 译文: 飞仙岩 高高的塔楼直冲云霄,岩石直立显得非常陡峭。 以前曾经有位仙人,骑着白鹤来到这山上。 他在这里品尝着彩霞,用它来炼制金鼎,进行九次转炼,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 现在只剩下松树下面的石头,被雨水浸泡长出了青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飞仙岩的壮丽景象和历史传说
【解析】 1.第一句,“古坛”是“礼星坛”的简称。 2.第二句,“萝薜”即“藤萝”。 3.第三句,“莓苔”为草名,此处指杂草。 4.第四句,“真人”指古代隐士。 5.第五句,“心自闲”意谓心境悠闲。 6.第六句,“百拜”是古人的一种跪拜礼节。 7.第七句,“脱屐”意为脱下鞋子,这里指赤脚。 8.第八句,“红尘”为尘世。 【答案】 礼星坛 古坛隐萝薜,岁久莓苔斑。 昔年有真人,栖隐心自闲。
古台翳高树,清爽轶浮埃。 松风度虚耳,涧瀑闻飞雷。 恍疑紫霞洞,乍若登蓬莱。 仙人不可见,使我空徘徊。
独向空山学采薇,青泉白石共忘机。 晚风偏飐离人鬓,朝露还侵久客衣。 岩下云飞天外没,雨前帆影望中迷。 多君爱我情何厚,屡遣新诗寄落晖
酒满清尊泪满衣,岩花冉冉雨霏霏。 空林日暮悲风急,惆怅孤魂怨独归。
百年事业独孤坟,松柏萧萧倚暮云。 落叶满林回首处,哀猿啼鸟不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