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廷㭿
【注释】: 东园杂兴:泛指在园林中所作的即兴诗。东园,泛称园林。杂兴,即随兴而作的诗歌。 海东:指今浙江临海一带。 丹丘:指仙境。 仙景:指仙境中的美景。收:收取。 烂漫:盛开。 醉乡游:指沉醉于酒乡之中。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退居山阴后所作。诗人以闲逸自适、放浪形骸的态度来面对自己曾经热衷的政治生活,从而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 首句“海东东去有丹丘”,起笔直写自己隐居的地方
庚寅仲春同司寇周贞庵司徒边华泉少司徒顾新山巡抚陈荷峰登雨花台次贞庵韵 金陵形胜自天开,虎踞龙蟠地脉来。 满眼风光吟不尽,笛声孤起凤凰台。 注释: 1. 庚寅仲春:庚寅年春季的第一个月。 2. 司寇周贞庵:司寇是古代官名,此处指周贞庵。 3. 司徒边华泉:边华泉,可能是边华清的别称,担任了司徒的职位。 4. 少司徒顾新山:顾新山,担任了少司徒的职位。 5. 巡抚陈荷峰:陈荷峰,担任了巡抚的职位。
停舟江上一逢君,紫凤青鸾夐不群。 此日相思空有梦,隔江春色暮山云。 注释:停下船在江边一见面就碰到你,紫色的凤凰青色的鸾鹄显得与众不同。今天想你的相思之情只能是梦中相见,隔着江水看到对面的春光,傍晚时分山上云雾缭绕。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思念朋友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朋友在江边相遇的场景以及他们之间的感情交流,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怀念。同时,诗中也融入了自然景观的元素
《题桐乡令张文仪甘棠卷》赏析 我昔守东吴,君时宰桐乡。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曾经在东吴任职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与张文仪的相遇是一次重要的转折。清风逼邻壤,制锦夸循良。此句表达了张文仪在担任桐乡令期间,以清廉和勤勉著称,为官清廉,治理有方。三载如一日,百里弘春阳。这两句展现了张文仪治理下的桐乡地区,社会和谐,百姓安康。徵书飞彩凤,引鹤辞琴堂。描述了张文仪善于用法律治理国家,同时注重文化教育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内容: 哭南京吏部郎中华汝和 前年君送我,细雨江城秋。 此日我哭君,西风双泪流。 离亭一杯酒,翻作生死愁。 忍读赠我诗,墨花云锦浮。 忍看遗我剑,寒光贯斗牛。 世事不可问,岁月空悠悠。 君有才用弗,究君有德胡。 不寿栖迟郎,署二十年题。 墓犹从大夫,后几尺丰碑。 太史铭辛苦,平生应不朽。 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前年君送我,细雨江城秋。 - 注释:前年你送别我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清虚亭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登临赏景的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揽衣步高台,新亭讶仙境:整理衣物,迈步至高高的亭子上,惊讶于眼前的仙境。 2. 万山图画开,一鸟云霄迥: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张万山的画卷,一只鸟儿在云霄间翱翔。 3. 乌石几千年,乾坤留此景:千年的乌石见证了这个美景,它如同天地间的瑰宝。 4. 鹤巢下松露,屐印苔痕冷
新婚别和韵 二八谁家女,颜色娇如花。 蛾眉扫春山,远适良人家。 注释:28岁(或14岁)的女子,面容娇美如花。 蛾眉扫春山,远嫁良人家。 注释:眉毛像春天的山峰一样美丽,远嫁到别人的家里。 女萝附长松,永结中心好。 曾闻父母言,夫妻愿偕老。 注释:女子像女萝一样依附在长松上,永远结为心上的伴侣。我听过父母的言语,愿意和丈夫一起度过余生。 平明下君床,忽闻理行装。 欲问郎何之,未语心先伤。
【注释】 柏台:御史的官署,在京城长安。海钓萧:人名。 【赏析】 此诗首联赞颂了海钓萧先生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声望,颔联表达了对海钓萧先生文字才华的赞美,颈联则直接点明主题,尾联则是进一步强调这种赞美。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人才敬重之情的诗歌
灵谷我曾游,云林乐未竟。 灵谷寺是南京著名的景点,我曾经游览过这里,但觉得还不够尽兴。 忽诵贞庵篇,三复起遐敬。 突然读到贞庵的诗篇,我反复诵读,感到十分钦佩和尊敬。 暮春天气和,舞雩发清咏。 春天的天气很和煦,我在舞雩台上吟咏着清新的诗句。 等闲风雨来,笔底珠玑迸。 即使偶尔有风雨来临,我的笔下也如同珍珠般闪耀。 棠阴散秋台,于公昭五听。 棠阴树荫覆盖了秋天的台阶
【注释】 1. 楼阁:指高入云霄的楼台。凌云:直上云霄。映玉霞:形容楼阁的华丽,如玉霞般灿烂。天孙:神话传说中的织女,即织女的丈夫牛郎。银河水:天河之水。琼林(qióng)万树花:形容树木繁茂,如同天上的花园。 2.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神话传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才情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