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衣步高台,新亭讶仙境。
万山图画开,一鸟云霄迥。
乌石几千年,乾坤留此景。
鹤巢下松露,屐印苔痕冷。
天王许乞祠,我当奉朝请。
一日一登临,醉卧花间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清虚亭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登临赏景的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揽衣步高台,新亭讶仙境:整理衣物,迈步至高高的亭子上,惊讶于眼前的仙境。
- 万山图画开,一鸟云霄迥: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张万山的画卷,一只鸟儿在云霄间翱翔。
- 乌石几千年,乾坤留此景:千年的乌石见证了这个美景,它如同天地间的瑰宝。
- 鹤巢下松露,屐印苔痕冷:鹤巢下露珠晶莹,屐印覆盖着苔藓,显得有些冷清。
- 天王许乞祠,我当奉朝请:或许可以向天帝求得一个祠堂,自己则愿做一个奉朝请,即朝廷中的小官。
- 一日一登临,醉卧花间影:一天中多次登上这个亭子欣赏美景,最后醉倒在花丛的影子中。
译文:
整理衣襟,步履轻盈地登上高高的亭台,心中惊叹眼前竟是如此仙境。
万山如画般展开在眼前,一只鸟在云端飞翔,自由自在。
千年的乌石见证着这美景,宛如天地间的独特珍宝。
鹤巢下露水晶莹,屐印覆盖着苔藓,显得有些冷清。
或许可以向天帝求得一个祠堂,自己则愿做一个奉朝请,即朝廷中的小官。
一天之中多次登上这个亭子欣赏美景,最后醉倒在花丛的影子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清虚亭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登临赏景时的心情。诗人以“揽衣步高台”起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接着以“万山图画开,一鸟云霄迥”赞美了自然之美。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乌石、松露等景物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追求,以及对权力地位的淡然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豪放的气概,又有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