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榻常疑欲曙天,梅花纸帐亦堪怜。
梦魂飞入瑶台上,谁送清歌落枕边。
【注释】
- 祈雪:盼望降下雪花。次韵:和别人的诗词体裁相同,但内容不同。这首诗是作者应和友人的《祈雪》诗而写的。
- 夜榻:夜晚的床铺。常疑欲曙天:常常怀疑东方快要亮了。
- 梅花纸帐:用梅花花纹装饰的纸帐。亦堪怜:也令人可怜。
- 梦魂飞入瑶台:梦境中飞入仙境中的瑶台。
- 谁:疑问代词。
- 清歌:悠扬的歌声。落枕边:落在枕头旁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小诗,写诗人对梦中飘落的梅花瓣的惊喜之情。首句“夜榻常疑欲曙天”,写诗人在睡梦中醒来,怀疑天快亮了,因为只有梅花才如此娇嫩,一夜未落。二句写梦中的所见所感:“梅花纸帐亦堪怜”。这两句写出诗人被梅花惊醒后,看到的是一幅如画的美景:“梅花”和“纸帐”。梅花,是冬春季节里最常见的花卉之一,它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人常用“梅”来比喻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人或品格高尚者的形象。《诗经·小雅·北山》中有“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经·召南·采蘩》中有“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馈之?品物惟清。于以奠之?宗室之美。大夫之谊,若彼泉源,见少则嗟如……”,这些都是赞美梅花的高洁品质的。梅花虽然美丽,但它的生命力并不强,它不像桃李那样能结果实,更不像菊花那样耐寒冬,所以它只能在春天绽放。因此,梅花又被称为“寒梅”、“傲骨”,它代表着一种坚韧的品质和高洁的气质。
“梦魂飞入瑶台上,谁送清歌落枕边。”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诗人感情最集中的部分。前一句“飞入瑶台”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梦中进入仙境的场景。瑶台,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的是梦中的仙境。后一句“谁送清歌落枕边”,是说梦中的仙子送来美妙动听的歌曲,歌声飘荡在枕头边上,使诗人陶醉不已。这两句既表现了梦境的美好,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整首诗以咏物为主,通过写梦中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诗人通过对梅花、仙子等美好事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同时,诗人也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将梅树比作仙人的住所,将梅花比作仙子,将梦境中的仙境比作瑶台,这些都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美感。